DL_T 568-2013燃料元素的快速分析方法.pdf

DL_T 568-2013燃料元素的快速分析方法.pdf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ICS 25.160D 21备案号:42589-2014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DL / T 568 - 2013代替DL/T 568—1995燃料元素的快速分析方法Test methods for instrumental determination of carbon, hydrogen,and nitrogen in laboratory samples of fuel2013-11-28发布2014-04-01实施国家能源局发布 DL / T 568 — 2013目次前育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3高温燃烧一红外、热导联合测定法…3.1 方法原理3.2仪器设备3.3试剂3.4试样准备·3.5试验3.6计算3.7精密度4 高温燃烧一吸附解析一热导测定法4.1 方法原理….4.2仪器设备·4.3试剂4.4试样准备4.5试验·4.6计算4.7精密度·X附录A(规范性附录)仪器标定、工作曲线有效性核验和漂移校正时试样量的确定方法· DL / T 568 - 20134.6计算计算同第3.6条。4.7精密度4.7.1J固体矿物质燃料同第3.7.1条。生物质燃料测定结果的重复性和再现性见表6。4.7.2表6生物质燃料测定结果的重复性和再现性元素重复性限r,%再现性临界差R,%1.04碳(Ca)0.510.230.48氢(Ha)氮(Na)0.120.288 DL / T 568 —2013附录A(规范性附录)仪器标定、工作曲线有效性核验和漂移校正时试样量的确定方法A.1本附录规定了根据待测样品的碳、氢和氮含量来推算仪器标定、工作曲线有效性核验和漂移校正时应称取的标定用物质或煤标准物质的试样量范围的方法。A.2仪器标定时应称取的标定用物质的试样量的计算公式如下:M =(M,× A)/CAc(A.1)式中:应称取的标定用物质的试样量,g;M.-CAc—-标定用物质的碳、氢或氮含量标准值,%;-W一待测样品的碳、氢或氮含量,%。A.A.3举例:假如试验室使用EDTA(碳含量标准值为41.02%,氢含量标准值为5.56%)作为标定用物质进行仪器标定(针对碳、氢元素),要求标定后待测样品的测量范围应涵盖:碳含量55.00%~85.00%,氢含量4.50%~~5.30%[测定时的试样量为(0.0750±0.0005)mg]。应称取的EDTA的试样量范围的确定过程如下:a)计算试验时与碳含量为55.00%、称样量为0.0750g的待测样品产生相同碳量的EDTA的试样量:(0.075 0×55.00)/41.02 = 0.100 5 (g)b)计算试验时与碳含量为85.00%、称样量为0.0750g的待测样品产生相同碳量的EDTA的试样量:(0.075 0×85.00) / 41.02 = 0.155 4 (g)c)计算试验时与氢含量为4.50%、称样量为0.0750g的待测样品产生相同氢量的EDTA的试样量:(0.075 0× 4.50)/5.56 = 0.060 7 (g)d)计算试验时与氢含量为5.30%、称样量为0.0750g的待测样品产生相同氢量的EDTA的试样量:(0.075 0x5.30)/5.56 = 0.071 4 (g)e)选择a)至d)中计算结果最小值作为仪器标定时应称取EDTA的试样量的下限值,即0.0607g。选择a)至d)中计算结果最大值作为仪器标定时应称取EDTA的试样量的上限值,即0.1554g。g)计算试样量的上、下限值的差值:0.155 4 - 0.060 7 = 0.094 7(g)h)由e)、f)结果可计算出标定时应称取EDTA的试样量的中位值为(0.060 7+0.155 4)/2=0.108 0 (g)由g)结果可计算出用于6点线性回归的EDTA试样量递增间隔为0.094 7/5=0.018 9 (g)j)同样由g)结果可计算出用于8点非线性回归的EDTA试样量递增间隔为0.094 7/70.013 5 (g)k)表A.1列出了使用EDTA进行仪器标定时的工作曲线上的各个标定点的试样量。表A.1仪器标定时的工作曲线上的各个标定点的试样量g工作曲线类型123467856点线性回归0.060 70.079 60.098 50.117 40.136 30.155 28点非线性回归0.060 70.074 20.087 70.101 20.114 70.128 20.141 70.155 29 DL /T 568 —2013物质)试样量的计算见公式如下:M =(M.×CAc)/ CAv(A.2)式中:应称取的标准物质的试样量,g;M-标定时的试样量,g;CAc--标定时用的标定用物质的碳、氢或氮含量标准值,%;一标准物质的碳、氢或氮含量标准值,%。CAA.5举例:试验室使用苯丙氨酸(碳含量标准值为65.38%)

文档评论(0)

consult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consult

认证主体山东持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属地四川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70100MA3QHFRK5E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