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BT 7711-2007灰铸铁件热处理.pdf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ICS 25.200J 36备案号:20351--2007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JB/T 7711--2007代替 JB/T 7711—1995灰铸铁件热处理Heat treatment of grey cast iron2007-03-06 发布2007-09-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 JB/T 7711--2007目次前言1 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热处理工艺的应用热处理设备.…4.4.1加热设备,4.2温度测定和记录仪表4.3冷却设备和冷却介质,热处理工艺热处理前的准备5.15.2装炉5.3工艺规范,5.4表面热处理,5.5记录6热处理件品质.6.1表面品质6.2力学性能,6.3金相组织6.4畸变。6.5无损检测6.67处理件的材料。附录A(资料性附录)灰铸铁件热处理工艺温度 JB/T标准代替JB/T7711-1995《灰铸铁件热处理》。本标准与 JB/T7711一1995相比,主要变化如下:规范并标出了封面的各种要素;增加了前言;给出了“规范性引用文件”的导语、性质、名称,并标出了采标程度。本标准的附录 A 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热处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75)归口。本标推主要起草单位: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热处理分会、爱协林工业炉工程(北京)有限公司、天津市热处理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殿汉奇、盛洪全、邵周俊。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JB/T 7711-1995。 JB/T 7711--2007灰铸铁件热处理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灰铸铁件的热处理设备、工艺及品质检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灰铸铁件的退火、正火、回火及等温淬火热处理工艺。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 230.1 金属洛氏硬度试验第 1部分:试验方法(A、B、C、D、E、F、G、H、K、N、T标尺)(GB/T 230.1—2004,ISO6508-1:1999,MOD)GB/T 231.1金属布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GB/T 231.1—2002,eqv ISO 6506:1999(E))GB/T 7216灰铸铁金相(GB/T 7216-—1987,neq ISO 945:1975)GB/T9452热处理炉有效加热区测定方法JB/T 7945灰铸铁力学性能试验方法3热处理工艺的应用3.1高温石墨化退火用于基体组织中含有较多共晶渗碳体的铸件,以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3.2低温石墨化退火用于铸件硬度过高,基体组织中没有共晶渗碳体,要求具有高塑性和高韧性的铸件。3.32去应力退火用于降低铸造、铸件焊接、机械加工等残余应力,保证铸件尺寸稳定。3.4完全奥氏体化正火用于铁素体量过多、硬度较低的灰铸铁,提高铸件强度。3.5部分奥氏体化正火用于相对均匀,且要求具有一定强度和韧性的铸件。3.6完全奥氏体化火、回火用于采用不同回火温度的基体组织,提高铸件强度、硬度和耐磨性。3.7完全奥氏体化等温淬火用于获得贝氏体基体组织,提高铸件强度、硬度和耐磨性。3.8表面淬火用于提高铸件强度、表面硬度和耐磨性。3.9化学热处理用于获得铸件表面特殊物理、化学和力学性能。4热处理设备4.1加热设备4.1.1采用燃气、燃油、燃煤与电阻加热炉。根据铸件生产要求,也可采用无氧化加热设备、可控气氛加热炉与连续作业炉。4.1.2燃料加热炉的火焰不能直接接触铸件,可控气氛加热炉应能调节和控制炉内气氛。连续作业炉应能调节输送速度,以使铸件在炉内保持必要的加热时间。4.1.3热处理炉保温精度应满足工艺要求。有效加热区测定方法按GB/T9452规定执行。4.2温度测定和记录仪表4.2.1热处理加热和冷却设备应配有测温、控温和自动记录装置。4.2.2测温装置总误差不得超过表1规定。 JB/T 7711—2007表1C预定温度《400>400温度指示总误差±4±(T/100)注:T为加热温度。4.2.3热电偶和炉温仪表应定期校验并保存有关记录。4.3冷却设备和冷却介质4.3.1冷却设备应保证处理件各部位均匀冷却。用于退火、正火热处理炉应有降温孔和鼓风冷却等快冷装置。4.3.2鼓风装置的风量和喷雾装置的喷雾量,应能满足冷却的要求。5热处理工艺5.1热处理前的准备5.1.1宏观检测热处理件外观、几何形状和尺寸,不得有气孔、缩孔、疏松、裂纹等缺陷。5.1.2根据待处理件的化学成分、牌号、原始组织和技术要求,制订铸铁件热处理工艺规程及操作注意事项。5.1.3检查加热、

文档评论(0)

consult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consult

认证主体山东持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属地四川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70100MA3QHFRK5E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