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3T 1166-2023甘薯育苗技术规程.docx

DB53T 1166-2023甘薯育苗技术规程.docx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ICS 65.020.20 CCS B05 53 云 南 省 地 方 标 准 DB53/T 1166—2023 甘薯育苗技术规程 2023-04-25 发布 2023-07-25 实施 云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 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提出。 本文件由云南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YNTC07)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云南云淀淀粉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杨万林、徐宁生、张磊、卢丽丽、王颖、林英辉、杨琼芬、包丽仙、尹自友。 甘薯育苗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甘薯育苗的育苗环境、种薯选择和处理、育苗、病虫害防控、种苗剪采、包装、预冷 及运输、生产档案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甘薯育苗。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7413 甘薯种苗产地检疫规程 JB/T 10594 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结构与性能要求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 NY/T 3537 甘薯脱毒种薯(苗)生产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爆花 bud stirring 甘薯薯芽萌动之前先凸起疙瘩,裂开口后,便出现白花绒状,即称为“爆花”。 3.2 二段育苗 re-propagating of the qualified seedlings 指从核心苗圃中采剪合格种苗至田间或大棚扩繁,快速提高繁殖系数,增加种苗供给的活动。 4 育苗环境 育苗环境应符合NY/T 3537的要求,且无商品薯和十字花科、茄科、旋花科及其他易引诱粉虱和蚜 虫等作物。 5 种薯选择和处理 5.1 种薯选择 5.1.1 宜选用脱毒种薯, 且具有育苗品种的典型特征、外观规整、薯皮光滑、皮色鲜艳、块根均匀、 无病无虫无伤、未受冷害和湿害、外观饱满、发育正常, 质量 100 g~500 g 的块根。 5.1.2 从异地调入的种薯应符合植物检疫要求, 病虫害的检疫按照 GB 7413 的规定执行。 5.2 种薯处理 5.2.1 浸种 5.2.1.1 浸种方法 在排种前应对种薯进行浸种消毒,采用温汤浸种或药剂浸种。 5.2.1.2 温汤浸种 将精选种薯装入箩筐或塑料周转筐,浸入 56 ℃~57 ℃温水中 1 min~2 min,上下轻缓数次,使薯 块受热均匀,然后在 51 ℃~54 ℃温水中保持 10 min 左右, 然后将筐子提出降温。 5.2.1.3 药剂浸种 用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或 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 700 倍液浸种 3 min~5 min,药剂 的选择和使用应符合 NY/T 1276 的规定, 下同。 5.2.2 温控催芽 按下列要求进行温控催芽: a) 温控催芽床长 1.5 m~2.5 m ,宽 1.0 m~2.0 m; b) 辅助加热系统铺设配套应确保控温均匀、准确和安全,宜采用电热线按照 5 cm 间距平直布线, 松紧一致, 无交叉、打结,其上铺 5 cm 厚的草垫,外接温控仪; c) 将浸种后的种薯整齐集中摆放在催芽床上,摆放高度30 cm~50 cm,表面覆盖5 cm厚的草席; d) 种薯层温度 35 ℃~37 ℃,相对湿度 80%~90%; e) 待 2 d~3 d 薯皮出现“爆花”现象后,将薯层温度降至 30 ℃~33 ℃; f) 90%以上块根出芽长度超过 0.5 cm 时, 将薯层温度降至 20 ℃左右,种薯可移入苗床进行排薯 育苗。 6 育苗 6.1 棚内育苗 6.1.1 育苗棚 育苗棚结构与性能应符合JB/T 10594的规定。 6.1.2 育苗床 宽1.2m~1.3m,苗床深35cm~40cm,床底平整, 酿热物可选用经处理发酵后的牲畜粪便及作物秸 秆等, 酿热物厚度以25 cm~30 cm为宜, 其上铺4 cm~5 cm细土。 6.1.3 排薯时间 在大田移栽或二段育苗前至少35 d进行排薯, 未作催芽的种薯应至少50 d前进行排薯。 6.1.4 排薯方法 6.1.4.1 采用平排法,用种量以 5 kg/m2~15 kg/m2 为宜。 6.1.4.2 大小分开, 每行头部同向,首尾

文档评论(0)

std36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步**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