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某市县区学校)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学期毕业小升初考试试题卷(附答案详解).docVIP

(某某市县区学校)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学期毕业小升初考试试题卷(附答案详解).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某某市县区学校)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学期毕业小升初考试试题卷(附答案详解) PAGE PAGE PAGE 1 (某某市县区学校)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学期毕业小升初考试试题卷(附答案详解)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知识积累与运用。(共30分) 1. 划去带点字的错误读音。(4分) 忽然(hū tū) 纶巾(lún guān) 掺假(chān cān) 单薄(bó báo) 夹袄(jiā jiá) 惩罚(huá fá) 澎湃(bài pài ) 恐吓( hè xià) 2. 辨别下面句子中的形近字或同音字,从括号里选择正确的画“√”。)(2分) 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潮 嘲 朝)笑,(屹 意 毅)然接受了任务,开始勘测线路。 3. 下面句中空格处应依次填入的一组关联词语是( )(2分) 他____不认识鲁迅先生,____从来没有通过信,____他确信鲁迅先生能够满足一个共产党人临死之前的这个庄严的要求。 A. 虽然……但是……也 B. 虽然……也……可是 C. 即使……也……可是 D. 既然……就……但是 4.判断下列句子中引号的作用。(填字母)(4分) A.表示特定称谓 B.表示直接引用 C.表示讽刺或否定 (1)“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这是苏东坡咏赞钱塘江大潮的千古名句。( ) (2)青藏高原号称“世界屋脊”。( ) (3)像他这样的“聪明人”还是少一点的好。( ) (4)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 5. 运用叠字补充词语。(4分) 凉风( )( ) 忧心( )( ) 气势( )( ) 小心( )( ) ( )( )不断 ( )( )如生 ( )( )不绝 ( )( )不平 6. 下面的诗句中依次应填入的“花名”是(  )(3分)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________开。  (2)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________村。 (3)夏无柳絮因风起,唯有________向日开。  (4)竹外________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A.桃花、杏花、梨花、葵花     B.梨花、杏花、葵花、桃花   C.梨花、桃花、杏花、葵花     D.杏花、桃花、葵花、梨花 7. 谚语积累,根据你的积累补充句子。(5分) (1)众人拾柴( )。 (2)五人团结一只虎,十人团结( ),百人团结像( )。 (3)(集体)是力量的源泉,众人是( )的摇篮。 (4)一人难挑千斤担,( )。 (5)孤雁难飞,( )。 8. 修改病句。(3分) ①成都的春天是一个百花盛开的城市。 ②能否珍惜时间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关键。 ③会上展出了两千多年前的新近出土的珍贵文物。 9. 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一段话。(3分)   今年署假,我有机会加入了夏令营活动。夏令营的活动内容真是丰富多彩, 有画画、跳舞、唱歌、朗诵、写生、坐军事游戏等……夏令营活动既丰满了我的假期生活,而且开阔了我的眼界。我喜爱夏令营活动。      二、阅读理解。(共40分) (一)古诗欣赏:补充诗句,并完成后面1-3小题 (13分)  ①枯藤老树( ),②( )流水人家,③古道( )。④夕阳西下,( )在天涯。 1. 这首诗的题目是《( )》,作者是( )。此曲被后人称为“( )”。 2. 你认为全曲的主旨句是哪一句? ( ) (2分)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3. 拓展。你积累了多少思乡的诗呢?根据提示,把诗句补充完整。 ①君自故乡来,( )。来日绮窗前,( )? —— 王维《杂诗》 ②少小离家老大回,( )。 儿童相见不相识,( )? —— 贺知章《回乡偶书》 (二) (13分) 从香山归来,路过颐和园,看见颐和园门口,就像散戏似的,成千盈百的孩子,闹嚷嚷地从门内挤了出来。这几扇大红门,就像一只大魔术匣子,盖子敞开着,飞涌出一群接着一群的关不住的小天使。 这情景实在有趣!我想起两句诗:“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游人多处行”,反过来也可以说:“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我们笑着下了车,迎着儿童的涌流,挤进颐和园去。  1.节选部分选自课文___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饕餮钓鳌客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中学高级教师

认证主体吴**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