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油气储运技术的发展.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论我国油气储运技术的发展 目录 TOC \o "1-9" \h \z \u 目录 1 正文 1 文1:论我国油气储运技术的发展 1 1油气储运技术的历史沿革 2 2我国油气储运技术的现状 3 3我国油气储运技术的发展前景 4 4结语: 5 文2:油气储运设备安全管理探析论文 5 1我国石油和天然气储运工作发展的基本概况探究 5 2我国石油和天然气储运设备存在的安全隐患探究 6 2.1设备的密闭性能问题 6 2.2设备的腐蚀损坏问题 6 2.3设备的维护保养问题 6 3我国石油和天然气储运安全管理的基本举措探究 7 3.1对设备进行工艺上的改进 7 3.2丰富现有的安全防护设备 7 3.3提高管理者的安全隐患意识 7 原创性声明(模板) 8 正文 论我国油气储运技术的发展 文1:论我国油气储运技术的发展 前言:世界范围内的石油开采已有上百年的历史,我国的石油行业也从20世纪60年代初起步并过渡到了旺盛时期。油气储运技术与整个石油工业的衔接和融合日渐成熟,为国民经济建设提供优质能源保障,及时调节国家的能源供给,已成为我国油气方面的重要工作。该项课题的研究,将会更好地提升对油气储运工程技术的关注度,从而推动油气储运技术的与时俱进。 1油气储运技术的历史沿革 早在中国汉代,蜀中人民就采用当地盛产的竹子为原料,去节打通,外用麻布缠绕涂以桐油,连接成“笕”,就是我们现在铺设的输气管线,用于输送天然气熬制盐巴。可以说这是油气储运技术的起源。到了19世纪中叶以后,四川地区的这些管线总长达二三百里,专门从事管道建设的工人就有一万多人。在当时的自流井地区,绵延交织的管线翻越丘陵,穿过沟涧,形成输气网络,使天然气的应用从井的附近延伸到远距离的盐灶,推动了气田的开发,使当时的天然气年产达到7000多万立方米。19世界末20世纪初,美国铺设大量的技术管道用来输送石油和天然气。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全球天然气管道建设发展迅速。在北美、独联体国家及欧洲,天然气管道已连接成地区性、全国性乃至跨国性的大型供气系统。全球干线输气管道的总长度已超过140万千米,约占全球油气干线管道总长度的70%。最早的一条原油输送管道,是美国于1865年10月在宾夕法尼亚州修建的一条管径50毫米长9756米从油田输送原油到火车站的管道,从此开始了管道输油工业。但油气管道运输是从1928年电弧焊技术问世,以及无缝钢管的应用而得到发展和初具规模的。管道输送技术的第一次飞跃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德国潜艇对油轮的袭击,严重威胁了美国的油料供应,美国于1942年初开始仅用一年多的时间就紧急建成了一条全长2018千米,管径分别为600毫米(当时最大的)和500毫米的原油管道,保障了原油的供应。半年之后又投用了一条长2373千米、管径为500毫米的成品油管道。随着第二位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战地用油的剧增,油气储运技术开始飞速发展,对保证盟国的战争胜利起了重要作用。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管道运输有了较大的发展。世界上比较著名的大型输油管道系统有:(1)前苏联的“友谊”输油管道。它是世界上距离最长、管径最大的原油管道,其北、南线长度分别为4412千米和5500千米,管径为426~1220毫米,年输原油量超过1亿吨,管道工作压力4.9~6.28兆帕。(2)美国阿拉斯加原油管道。其全长1287千米,管径1220毫米,工作压力8.23兆帕,设计输油能力1亿吨/年。(3)沙特阿拉伯的东-西原油管道。其管径1220毫米,全长1202千米,工作压力5.88兆帕,输油能力1.37亿立方米/年。(4)美国科洛尼尔成品油管道系统。该管道系统干线管径为750~1020毫米,总长4613千米,干线与支线总长8413千米,有10个供油点和281个出油点,主要输送汽油、柴油、燃料油等100多个品级和牌号的油品。全系统的输油能力为1.4亿吨/年。 2我国油气储运技术的现状 中国于1958年建成了第一条长距离输油管道-克拉玛依-独山子输油管道,全长147千米,管径150毫米。60年代后,随着大庆、胜利、华北、中原等油田的开发,兴建了贯穿东北、华北、华东地区的原油管道网。东北地区的大庆-铁岭(复线)、铁岭-大连、铁岭-秦皇岛4条干线管径均为720毫米,总长2181千米,形成了从大庆到秦皇岛和大庆到大连的两大输油动脉,年输油能力4000万吨。到1995年底,中国共有9272千米的干线原油管道,年输送原油量约1.2亿吨。1997年,中国还建成了具有国际先进技术水平的、常温输送的库尔勒-鄯善原油管道。到1989年,中国在四川、重庆地区已形成了一个总长度达1400多千米的环形干线输气管网。中国其他地区已建成的输气管道主要有:华

文档评论(0)

行业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朱**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