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化学反应工程》课件-第6章反应器中的混合及对反应的影响.pptx

中南大学《化学反应工程》课件-第6章反应器中的混合及对反应的影响.pptx

  1. 1、本文档共1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六章 反应器中的混合及对反应的影响;第六章 反应器中的混合及对反应的影响 第一节 连续反应器中物料混合状态分析 第二节 停留时间分布 第三节 非理想流动模型 第四节 非理想流反应器的计算 ;第六章 反应器中的混合及对反应的影响 第一节 连续反应器中物料混合状态分析 一、 混合现象的分类 二、 连续反应过程的考察方法 第二节 停留时间分布 一、停留时间分布 二、停留时间分布的实验测定 三、停留时间分布数字特征 四、理想流型反应器的停留时间分布 五、停留时间分布曲线的应用 第三节 非理想流动模型 一、数学模型方法 二、轴向混合模型 三、多级串联全混流模型 第四节 非理想流反应器的计算 一、轴向混合反应器的转化率 二、多级串联全混流反应器的转化率;第六章 反应器中的混合及对反应的影响 第一节 连续反应器中物料混合状态分析 一、 混合现象的分类 二、 连续反应过程的考察方法;按混合尺度:  宏观混合vs微观混合(macro- vs micro-)  宏观流体 微观流体 macrofluid microfluid;不同的凝聚态,宜采用不同的考察方法 一、以反应器为对象的考察方法 二、以反应物料为对象的考察方法;莱昂哈德·欧拉 Leonhard Euler;约瑟夫·拉格朗日 Joseph Lagrange;第六章 反应器中的混合及对反应的影响 第二节 停留时间分布的测定及其性质 一、停留时间分布 二、停留时间分布的实验测定 三、停留时间分布数字特征 四、理想流型反应器的停留时间分布 五、停留时间分布曲线的应用;第二节 停留时间分布的测定及其性质 RTD(residence time distribution) ;柯尔莫哥洛夫(А.Η.Колмогоров) Kolmogonov,1903-1987 ;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1、停留时间分布函数F(t);2、停留时间分布密度函数E(t);停留时间介于(a, b)之间的粒子分率;停留时间分布密度函数E(t)的基本性质;二、停留时间分布的实验测定;;应答技术:示踪剂法;Levenspiel卷积公式;列文斯比尔(Octave Levenspiel) ? ?? ?? ??? ?? ?? ?? ?? ?? ?? ?? ?? ?? ?? ?? ?? ?? ?? ?   男,1926年出生于上海,波兰裔美籍人,美国工程院院士,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教授,华东理工大学名誉教授。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前身之一的震旦大学化工系,后于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获硕士学位,1952年获博士学位,留校任教25年,于1991年退休。   曾发表100余篇学术论文和会议报告,其中两篇已被列为“引文经典之作”。他曾被授予美国化学工程师学会1977年W.K. Lewis奖、1979年R.H. Wilhelm奖、2003年创始人和社会赋予的最高荣誉金奖。2000年被聘为美国工程院院士。 长期从事化学反应工程领域的研究,是世界著名化学反应工程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国际著名的化学反应工程鼻祖,有化学反应器之父的著称。他著述的《化学反应工程》一书,被世界上十几个国家翻译出版,并作为本国大学化工类教材。 ;1.阶跃法(step input);;1.阶跃法; ;2.脉冲法(pulse input);;2.脉冲法; ;2.脉冲法;F(t):停留时间时间小于t 的粒子所占分率 E(t)dt: 停留时间介于t~ t+d t的粒子所占分率;三、停留时间分布的数字特征;1.数学期望 平均停留时间(mean residence time);;2.方差;离散度的图示;3.对比时间(dimensionless time) time is measure in terms of mean residence time;F(t)与F(θ)、E(t) 与E(θ)之间的关系;例题4-1;t;t (s);t (s);四、理想流型的停留时间分布; 狄拉克函数(Dirac Delta);Paul Dirac 保罗·狄拉克;Heaviside step function;Vector Analysis;第三排:奥古斯特·皮卡尔德、亨里奥特、保罗·埃伦费斯特、爱德华·赫尔岑、顿德尔、埃尔温·薛定谔、维夏菲尔特、沃尔夫冈·泡利、维尔纳·海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3****89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育领域编辑

认证主体牛**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