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滨州市育才综合高级中学2022年高三化学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

山东省滨州市育才综合高级中学2022年高三化学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山东省滨州市育才综合高级中学2022年高三化学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将一浅绿色溶液,置于空气中,变黄色。将此黄色溶液逐滴滴入沸水中,形成一种红褐色胶体,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该浅绿色溶液中含有Fe2+在空气中被氧化为Fe3+ ?? B.欲检验该黄色溶液中,是否含有未被氧化的Fe2+,向其中滴加KSCN溶液 ?? C.配制该浅绿色溶液,要向其中加少量酸与铁粉,目的是为了防止Fe2+的水解与氧化 D.欲检验浅绿色溶液中是否含有Fe3+,滴入KSCN溶液,看是否变红色 参考答案: B 2.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11.2L C2H6中含有共价键的数目为3.5NA B.通常状况下,2.0 g H2 和1 mol Cl2反应后的气体分子数目为2NA C.1molAl分别与足量的盐酸、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都是3NA D.将3.4g H2S全部溶于水所得溶液中HS﹣和S2﹣离子数之和为0.1NA 参考答案: D 【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 【分析】A、在标准状况,依据n=计算物质的量结合乙烷分子结构计算共价键; B、H2+Cl2=2HCl,这是一个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故反应前气体分子总数目为2NA,反应后气体分子总数目仍为2NA; C、据铝反应后变为+3价来分析; D、求出H2S的物质的量,然后根据H2S溶于水后部分电离为HS﹣和S2﹣离子来分析. 【解答】解:A、标准状况下,11.2L的 C2H6物质的量为=0.5mol,1mol分子中含有共价键的数目为7NA,故0.5mol分子中含有共价键的数目为3.5NA,故A正确; B、2.0 g H2相当于1molH2,1molH2和1 mol Cl2气体总分子数目为2NA,H2+Cl2=2HCl,这是一个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故反应前气体分子总数目为2NA,反应后气体分子数目仍为2NA,故B正确; C、Al与足量的盐酸,足量的NaOH反应,铝均变为+3价,故1mol铝转移3mol电子即3NA个,故C正确; D、标况下3.4gH2S的物质的量为0.1mol,而H2S是弱电解质,溶于水后只能部分电离为HS﹣和S2﹣离子,故所得溶液中的H2S、HS﹣和S2﹣离子的个数之和为0.1NA个,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掌握物质的量的计算公式和物质结构是解题关键,难度不大. 3. 化学在环境保护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电化学降解NO3-的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A为电源的正极 B. 溶液中H+从阳极向阴极迁移 C. 电解过程中,每转移2 mol电子,则左侧电极就产生32gO2 D. Ag-Pt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NO3-+12H++10e- = N2↑+ 6H2O 参考答案: C A项,该装置中,硝酸根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则Ag-Pt电极为阴极,pt电极为阳极,连接阴极的B电极为负极,A为正极,故A项正确;B项,电解时阳离子向阴极移动,所以H+从阳极向阴极迁移,故B项正确;C项,左侧电极为阳极发生2H2O-4e-=4H++O2,所以每转移2 mol电子时,左侧电极就产生0.5 mol O2即16g氧气,故C项错误;D项,阴极上硝酸根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故D项正确。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 点睛:考查电解池的反应原理。抓住氧化还原反应进行判定电池的阴阳极。根据氧化剂和还原剂进行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4. 一定温度下,在三个恒容体积均为2.0L的容器中发生反应:PCl5(g) PCl3(g)+Cl2(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编号 温度(℃) 起始/mol 平衡/mol 达到平衡 所需时间/s PCl5(g) PCl3(g) Cl2(g) Ⅰ 320 0.40 0.10 0.10 t1 Ⅱ 320 0.80 ? ? t2 Ⅲ 410 0.40 0.15 0.15 t3 ? A.平衡常数K:容器Ⅱ>容器Ⅲ B.反应到达平衡时,PCl5的转化率:容器Ⅱ>容器Ⅰ C.反应到达平衡时,容器I中的平均速率为v(PCl5)=0.1/t1? mol?L-1?s-1 D.起始时向容器Ⅲ中充入PCl5 0.30 mol、PCl3 0.45 mol和Cl2? 0.10 mol,则反应将向逆反应方向进行 参考答案: D 试题解析: A、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I中K=/(0.4-0.1)/2=0.03; 容器III中K=/(0.4-0.15)/2=0.045; 即平衡常数K:容器Ⅱ<容器Ⅲ,故A错误;B、PCl5(g)=PCl3(g)+Cl2(g

文档评论(0)

177****855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刘**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