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小练笔成就精彩妙文.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让小练笔成就精彩妙文 目录 TOC \o "1-9" \h \z \u 目录 1 正文 1 文1:让小练笔成就精彩妙文 1 一、“练笔”的特点:自由灵活 2 二、“练笔”的现状:随随便便 2 三、“练笔”的策略:大有文章 3 文2:让草根性扎根课堂小练笔 4 1.盘活教材,迁移运用——让“草根”得到“肥料” 6 2.挖掘文本,填补空白——让“草根”拓宽生长空间 7 3.情感激发,有感而发——让“草根”适时生长 8 原创性声明(模板) 9 正文 让小练笔成就精彩妙文 文1:让小练笔成就精彩妙文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相信所有的语文老师都已经达成这样的共识。新课标要求7—9年级的学生,每学年作文不少于14次,其他练笔不少于1万字。这对初中阶段学生作文训练的方式与数量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每学年上作文本的大作文固然重要,而零散在日常的小练笔,其对于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性也不可小觑。而这一点,也许诸位语文老师在日常教学中并没有引起重视、合理安排或者是落实到位。笔者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工作,谈谈练笔自由灵活的特点、实践中写得随便、批得随便的现状以及自己摸索出的进行练笔训练的策略,谈谈小练笔里的大文章。 一、“练笔”的特点:自由灵活 作文往往被叫做“大作文”,“练笔”时常被我们称之为“小练笔”。这一“大”一“小”,不仅仅是指篇幅的长短,更是在写作内容、体裁、时间安排的随意度上有所不同。从这个方面来说,学生的“练笔”和文豪的“随笔”有异曲同工之妙。叶圣陶就曾经说过“随笔可以说毫无规模,三言两语也成,从一个大范围抽出小小的一片段来写也成,思想藤蔓一样蔓延开去,直到藤梢和根部都不收拢也成。至于题材,凡是实际生活以内的一切都可以充作随笔的题材。 “小”练笔的这个“小”字大概要表达的就是练笔自由灵活的特点。学生的写作行为不受时空限制,写作题材不受硬性规定拘囿,写作思路不受课堂训练左右。无论是在校园、家庭、街头;无论是生活中的重大事件还是撩拨心弦的细微点滴;无论是激动人心还是抑郁不平,都可以随笔记下。自由灵活的练笔,也更适合学生忙碌的学习、快节奏的生活状况和易被感染、跳跃性强的思维特点。 二、“练笔”的现状:随随便便 练笔的自由灵活有课堂作文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也大概是因为它“小”,它“自由灵活”,学生在写作中,老师在批阅中又存在过于“随便”的现状。大作文总是给学生一种郑重其事的感觉,有指导、有讲评、有分数、有记录。无论学生的水平如何,人人下笔前,终归是要想一想再写一写的。而小练笔呢,作为语文老师,你一定在一篇没有特殊规定的练笔作业后,收到过草草百来字就应付上交的作业吧。笔者曾经在2个均是35人的班级里,做过一个小小的调查,约34%的同学选择“我有时不会认真完成练笔作业”。问卷里,请他们自己说说没有认真完成的理由。有的同学觉得这个不重要,有的同学说反正老师也不打分数,有的人说练笔又不像其他作业有硬性要求,有的同学说这个写得好又不一定会读的。不难看出,如果学生在“随便”写练笔,那有可能是我们老师在“随便”布置、“随便”批改。 有没有过这样的情况呢?觉得好几天学生没有写作文了,于是就布置练笔一篇;无暇细改,于是就给个“优、良、中、差“的等第;课堂时间紧张,于是就省略了讲评的环节;这样“匆匆”的一篇过去,又同样“匆匆”的一篇来了。一学年,一万字的数量也许是有的,但一万字的质量又在哪里呢? 三、“练笔”的策略:大有文章 富兰克林说,空袋子难以直立。学生的练笔能不能“直立”起来、丰富起来,就要看有没有生活装进去。校园里的栀子花飘香了,班级里的数学老师换了,昨天的公开课没人发言了,大家一起欢度最后一个“六一”了,这些“当下”“眼前”的事都是练笔的绝好素材。写一写身边的人、叙一叙近期的事、议一议目前的热点、绘一绘今天的晚霞。如果我们能够结合学生日常生活布置练笔,给他们的写作一个“引子”,一个“由头”,相信他们不会无话可说。这个“引子”也要靠老师敏锐的观察、悉心的体会来发现。找到学生日常生活里兴趣点、兴奋点、易燃点,引发他们情感的共鸣,启发他们诉诸于文。“生活是作文的源泉”,我们语文老师要力求引导学生把点滴、细小、眼前的生活变成练笔的“活水”。期中考试以后,我曾经布置过一个小练笔《拿到试卷那一刻》,一个学生写道:不及格的成绩,刺痛了我的双眼,更刺痛了我的心。我的眼睛盯着成绩,却依稀看见了周围同学的笑脸,更是穿墙凿壁看见家中母亲不怒自威的眼光。无疑,这个同学把“生活”装进了练笔;无疑,这个练笔的确触到了他们内心敏感的地方。 读一读、写一写,这二者向来关联。我们布置的日常练笔可以和阅读教学紧密结

文档评论(0)

ayun199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黄**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