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学论文12篇:重视数据分析,促进学生思维 .docVIP

科学教学论文12篇:重视数据分析,促进学生思维 .doc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科学教学 12篇 内容提要: ? 重视数据分析,促进学生思维 ? 如何引导小学生科学合理的掌握基本信息技术 ? 留守儿童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 小学科学教学中迷思概念的转换策略 ? 我国校外科学教育的问题与发展愿景 ? 让学生在课堂上“论”起来 ? 《水循环》单元目标分析 ? 小学科学自主探究式常模建构的实践与研究 ? 引领学生开展课前科学实践 ? 精彩源于生活——谈小学科学课堂中的生活化教学 ? 立足农村实际优化科学教学 ? 发展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N点思考 全文共29694 字 重视数据分析,促进学生思维 黄凌苹 数据分析是学生必备的科学能力,要求学生掌握数据分析的步骤,运用正确方法分析数据背后隐藏的规律,组织语言精炼描述结论。在这个充满理性思维碰撞的过程中,学生不断地运用分析、综合、推理、归纳、概括等思维方法,锻炼着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发散型、创造性。 《测量摆的快慢》一课共有3个对比实验。每个小组进行一个对比实验能得到10个实验数据,全班每个组的每个实验的数据汇总起来有好几百个,如何在这些数据中辨别真伪、汇总分类、总结规律呢? 一、“数据分析”教学的基本过程 1.数据汇总 《测量摆的快慢》要求每个对比实验重复多次,如果将每一个小组的每一次实验数据都汇总起来,数据就多得眼花缭乱,无从下手。因此,数据分析的第一步就是数据汇总:让学生计算出同一个实验多次数据的平均数,再将全班每个小组的平均数据进行汇总(汇总表见后)。这样不仅让数据清晰明了,更具代表性,而且让学生掌握了一个常用的处理数据方法:计算平均数。 2.数据分类 《测量摆的快慢》这一课实验次数太多,操作难度比较大,几乎每个班都会出现“异常”数据。笔者首先让学生观察数据,并根据学生的回答在表格旁做不同的记号。如表一中,“口”标识的数据说明摆绳越长。摆的速度越快的规律;“△”标识的数据说明摆绳越长,摆的速度越慢的规律。 3.数据甄别 (1)重新计算平均数 请出现异常数据的小组把原始数据展示出来,重新计算平均数。事实证明,很多错误数据就是因为学生认为做完实验就大功告成,忽视计算、马马虎虎造成了数据的异常。 (2)检查实验变量的控制 对一些出现异常数据的小组,教师要详细了解:在实验中是否控制好各种变量,比如是怎样改变摆绳长度的?是怎样保持摆锤重量、摆动幅度不变(分析摆绳长度实验数据)?通过询问,往往就能找到操作失误的细节。学生在检查变量控制中能体会到规范操作实验的重要性。 (3)再次实验 重做实验时一定要有教师或其他学生在一旁仔细观察,帮助及时找出错误的真正原因。 4.寻找规律 从数据中找到正确的规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例如,有学生根据表二就得出了三个规律:摆锤的重量不影响摆的速度(“口”标识);摆锤重量越大,摆的速度越慢(“△”标识);摆锤重量增大,摆的速度越快(其余数据说明)。 单纯从数据上看,学生的分析是有一定道理的。如何纠正学生的偏差呢? 笔者将表一与表二放在一起,请学生进行比较:“两个实验的数据之间都有差别,它们的差别又有什么不同呢?”学生马上发现,摆绳长度增加一倍对摆的快慢影响很大,摆锤重量增加一倍对摆的快慢的影响微乎其微。这些微小的差别又是怎样产生的呢? 这个问题一提出,几乎每个班的学生都能找出诸多原因,如计时不准确、开始(或停表)慢了点、数数不太准确、计时工具不够精确等,并且主动强调操作一定要规范、实验一定要细致。这时,教师再引入误差概念,帮助学生理解误差是实验中无法完全避免的现象,分析实验数据时一定要分清误差。 5.表述结论 学生找出正确规律后,一定要学会正确地表述结论。笔者常常这样引导学生:“能用一句完整的话把实验结论讲出来吗?”“一句完整的话”意味着精炼、概括,能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整体性。一个班中,能把结论表述得很好的孩子并不多,教师必须尽可能多地让不同的学生进行表述,借机全面地掌握学生的思维状况。正因为大部分学生表达不好,教师一定要宽容、友好地肯定每一个学生的发言,赞许他们的优点,放大他们的亮点,让学生通过表述结论发展语言,锤炼思维。 二、促进学生“学会思维”的策略 1.提出适度的问题 教师要读透数据间的内在联系,挖掘潜在要点,提出适度的开放性问题。在《测量摆的快慢》一课,笔者就尝试通过以下关键问题的设置来激发学生的思维: 为什么要把全班的数据汇总?(全面准确地了解实验数据) 为什么要把两个实验进行比较?(更清晰、更容易发现规律) 比较这些数据,你有什么发现?找出了什么规律?(对数据进行分析、判断、推理) 从数据分析中你得到的结论是什么?得到结论的依据是什么?(数据分析后的概括并检验) 如何总结出准确、精炼的结论?(运用语言提炼思维) 这些问题不一定按照顺序出现,而是根据教学在恰当的时机呈现出来。每个问题要尽可能多请几个学生

文档评论(0)

qjlrm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刘**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