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泊的成因及水循环特征.ppt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湘教版·高中地理·高三一轮复习 湖泊的成因及水循环特征 汝城县第一中学 宋军光 湖泊的成因及水循环特征 汝城一中 宋军光 【第43组 2018全国3卷第3组】 贝加尔湖(图2)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监测表明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可达8千米。据此完成6~8题。 6.贝加尔湖形成于 A.地壳断陷集水 B.火山口集水 C.河流改道 D.滑坡阻断河流 7.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且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说明 A.湖区降水量加大 B.入湖径流增多 C.湖盆在加深 D.入湖泥沙增多 8.贝加尔湖湖水更新缓慢的主要原因是 A.湖面蒸发弱 B.湖泊面积大 C.湖水盐度低 D.湖水深度大 【命题立意】本题组以贝加尔湖为背景材料,通过贝加尔湖的形成原因、湖水深度加大、湖水更新缓慢的主要原因为切入点,考查湖泊的形成原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水循环等相关知识。 【核心素养】区域认知、综合思维 【解题思路】 贝加尔湖(图2)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监测表明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可达8千米。据此完成6~8题。 6.贝加尔湖形成于 A.地壳断陷集水 B.火山口集水 C.河流改道 D.滑坡阻断河流 【解题思路】 贝加尔湖(图2)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监测表明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可达8千米。据此完成6~8题。 7.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 且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说明 A.湖区降水量加大 B.入湖径流增多 C.湖盆在加深 D.入湖泥沙增多 【解题思路】 贝加尔湖(图2)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监测表明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可达8千米。据此完成6~8题。 8.贝加尔湖湖水更新缓慢的主要原因是 A.湖面蒸发弱 B.湖泊面积大 C.湖水盐度低 D.湖水深度大 【补充素材】 贝加尔湖形成于约2500万年前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相互碰撞后的强烈地震,湖盆形成于2000万年至2500万年前。前苏联科学家维列夏金根据古生物和地质方面的材料推测,中生代侏罗纪时的贝加尔湖以东地区,曾有过一个浩瀚的外贝加尔海。后来由于地壳变动,留下了内陆湖泊-贝加尔湖。随着雨水、河水的不断加入,咸水变淡。贝加尔湖裂谷与东非大裂谷一样,在区域地质构造方面是全球著名的张裂区之一,位于中亚大陆内部变形区的北部,是欧亚大陆区内最大的活动性大陆裂谷。沿着S形的古生代缝合带,贝加尔湖裂谷区绵延2000多千米。贝加尔湖地区是欧亚板块和阿穆尔板块之间的裂口地区,由于两个板块不断分开,贝加尔湖也就不断扩展。

文档评论(0)

139****886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李**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