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各单元教案教学设计(含单元教材分析及教学反思).pdf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各单元教案教学设计(含单元教材分析及教学反思).pdf

  1. 1、本文档共1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 10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三)1 第二单元 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14 第三单元 表内乘法(一)25 第四单元 表内除法(一)46 第五单元 厘米和米65 第六单元 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二)78 第七单元 观察物体104 第八单元 期末复习108 第一单元 10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三)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用竖式正确计算100 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掌握比较简便的竖 式书写方法,并能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笔算和口算。 2.使学生经历从现实情境中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并掌握求比一个数 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能正确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培养初步的观 察、分析和比较能力,以及有条理表达的能力,感受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3.使学生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初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体验学习成功的快 乐,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以及前后联系如下: 本单元主要教学 100 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两步计算式题,以及求比一个数多 (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教材分两段安排教学内容:第一段教学连加、连减和加减 混合。学习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对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100 以内加、减法的算理与算 法,形成计算技能,发展运算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第二段教学求比一个数多(少) 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教材在安排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之前, 引导学生通过操作解决把两个数量调整为同样多的实际问题,帮助他们重温 “求相差数”实 际问题的数量关系,进一步体会两个数量相差关系的本质,初步感受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为进一步理解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数量关系作准备。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正 确计算 100 以内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理解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 际问题的数量关系。难点是根据算式的特点合理、灵活地选择笔算和口算方法,理解求比一 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教材在编排上主要有以下一些特点: 1.结合现实情境引入具体的计算问题,引导学生自觉实现知识迁移。由于学生在一年级 多次接触过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式题的口算,对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运算顺序已经基 本掌握。因此,教材通过创设具体的问题情境,引入有关的计算问题,以激活学生对连加、 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已有认识,促使学生主动把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迁 移到笔算中来。例如,教材的例 1 和例 2,都创设了同学们折纸船的问题情境,在引导学生 列出算式后,直接提出 “想一想先算什么,再接着往下算”的要求,让学生利用已有的认识 完成计算,进而实现知识的主动迁移。 2.合理安排教学活动的基本线索,为学生自主探索和选择计算方法提供足够的空间。由 于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策略多样,有时需要全部用笔算,有时可以全部用口算,有 时既要笔算又要口算,需要学生在计算时结合具体情况,合理、灵活地选择计算策略。而对 于能口算的,学生往往不易区分。所以,教材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先教 学三个数的连加、连减,着重解决用两个竖式连写进行计算,再教学加减混合,同时带出能 口算的可以直接口算出结果,并以在竖式中“留白”的方式,为学生自主探索和选择计算方 法创造机会,促使他们经历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不断积累加、减法计算的经验,以形成必 要的计算技能,提高运算能力。 3.适当统一竖式的写法,避免混淆。本单元是学生第一次学习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 加减混合的两步计算式题。一方面,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进位和退位情况相对比较 复杂;另一方面,三个数连加可以写成一次相加的形式,而连减和加减混合又必须写成两次 计算的形式。因此,教材没有介绍三个数一次连加的竖式,而统一采用分两次计算的两个竖 式连写的形式,以降低难度,防止竖式写法上的混淆。 4.重视引导学生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理解数量关系。本单元安排的实际问题有不少是两 个数量相比较的加、减法问题,相较于整体与部分关系的加、减法问题,数量关系比较隐蔽, 学生不能直接依据加、减运算的含义确定计算方法。教材安排的两道例题涉及两个数量比较 的多种情况。第一道例题的解题方法多样,第二道例题又需要联系加减的含义理解 “比一个 数多”与 “比一个数少”的含义,学生理解起来都有一定的难度。为此,教材在提出问题后

文档评论(0)

135****567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王**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6月21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