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土壤专题(讲义)-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练测.docx

6.1 土壤专题(讲义)-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练测.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六章 土壤专题 【思维脉络】 一:土壤概念: 1.土壤: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具有肥力是土壤的本质属性。土壤≠土地,土壤只是构成土地的重要要素之一,而土地则是指陆地的表层部分,除土壤外还包括未形成土壤的岩石和岩石风化物(成土母质)。 二、土壤的组成及肥力 1.土壤组成: 2.土壤肥力:土壤能同时不断地供应和调节植物在生长过程中所需的水分、养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 土壤肥力最终取决于水、肥、气、热四个因素之间的协调程度,以及能否满足植物生长过程的需要。 土壤的组成 状态 体积比例 肥力特征 作用 肥力 矿物质 固态 45% 由成土母质发育。是土壤中矿物养分的主要来源 土壤肥力的高低取决于土壤中水、肥、气、热四个因素之间的协调程度以及能否满足植物生长过程中的各种需求 有机质 固态 5% 由植物提供。有机质的含量是土壤肥力高低的重要标志 水分 液态 20%~30% 过多会造成土温下降,土壤缺氧 空气 气态 20%~30% 过多会造成养分、水分不足,植物枯萎 三、成土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1.土壤的成土过程: 过程解读:①在风化作用下,致密岩石破坏,养分释放与流失; ②在低等生物、微生物改造作用下,有机质积累; ③在高等生物改造作用下,养分元素富集(有机质重新合成腐殖质)生物在土壤形成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土壤土壤形成过程即:有机质的积累过程,矿物养分的富集过程。有机质在土壤表层发生聚积,形成暗色的腐殖质层或泥炭层。 2.土壤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 土壤是在岩石(成土母质)、气候、生物、地形和时间五因素综合作用下的产物: (1)成土母质 在温度变化、水、大气及生物的影响下,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 石原地发生的破坏作用,称为风化作用。风化作用使岩石破碎,形成结构疏松的风化物。这些风化物逐步发育成土壤,故称风化物为成土母质。 (2)生物 土壤形成的主导因素。特别是绿色植物将分散的、深层的营养元素进行选择性的吸收,集中地表并积累,促进肥力发生和发展。生物是土壤有机物质(动植物残体+腐殖质)的来源和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土壤肥力与生物作用密切关联。 注意:有机质含量的比较:草原>森林>荒漠 【解析】草类生命周期短,每年死亡的大量地上茎叶和底下根系,提供了相当数量腐殖化的有机质;森林生命周期长,大量的有机质储存在活的植物组织内,每年的残落物归还量并不很大;荒漠植被少。 (3)气候: 通过土壤与大气间不断进行的水分和热量交换直接影响其水热状况;间接通过影响岩石风化,动植物和微生物的活动等来影响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和其形成发育过程。 温度高+降水多=风化强度大、速度快(微生物活动旺盛)→土壤有机质积累少。 典型自然环境下的土壤特性 高寒环境 土壤发育程度低、土层薄、土壤贫瘠 、冻土广布 湿热环境 有机质分解快,土壤淋溶作用强,土壤贫瘠,偏酸性 干旱环境 土壤水分少,发育程度低,贫瘠,偏碱性 冷湿环境 有机质分解慢,大量累积在表土层,土层深厚,肥沃 中纬度 中纬度森林面积密集地区,生物对土壤的改造作用明显;枯枝落叶掉到土壤中,分解后使有机质丰富;高温季节短,土壤中有机质分解慢,有机质含量高,土壤肥沃。 (4)地形 地形引起地表物质与能量的再分配,间接地影响土壤与环境间的物质与能量交换。海拔高度、坡度、坡向影响光照、热量和水分、物质的转化。 从山顶到低平洼地,成土母质的颗粒存在由粗到细的变化和规律,依次分布着砾质土、砂土、壤土和黏土。 (5)时间 土壤发育的时间越长,土壤层越厚,土层分化越明显。在自然状态下,形成20厘米厚可耕作的土壤,一般需要100至1000年。 四、土壤质地及剖面结构 1.土壤质地:土壤矿物质颗粒按照粒径大小可分为石砾、砂粒、粉砾、黏粒等,不同粒级的矿物质在土壤中所占的相对比例称为土壤质地。从土壤质地看,土壤一般分为:砂土、壤土、黏土。 类型 特点 图示 砂土 成分以沙粒占优势,大孔隙多,通气、透水性强,保水、蓄水性能弱,而且有机质易分解,保肥性能弱,但易于耕作。 壤土 壤土中所含的沙砾、粉粒、黏粒的比例适中,兼有砂土和黏土的特点,不仅透气、透水性能良好,而且蓄水、保肥能力强,是农业生产的理想质地。 黏土 黏土成分中的黏粒占优势,通气、透水性差,蓄水、保水性能强,而且有机质分解缓慢,易积累,保肥性能好,但质地黏重,不易于耕作。 2.土壤剖面构造 土壤剖面是指从地面垂直向下的土壤纵剖面,由一些形态特征各异的、大致呈水平展布的土层所构成。这些土层是土壤形成过程中物质转化、迁移和积累的结果。 土壤剖面一方面反映了土壤的发育程度:土层厚、层次多或分层明显,表明土壤发育程度高;土层薄、层次少或分层不明显,表明土层发育程度低。 自然土壤剖面及各层特点(以森林土壤为例) 自然土壤层 特点 有机层 以分解和半分解的有机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智汇咨询服务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只做精品,专注于提供各种建议书、分析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方案书、策划书、计划书等

认证主体蒋**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