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兴县人工防雹效果评估.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博兴县人工防雹效果评估 博兴县位于鲁北平原。冷冻灾害是博兴县最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通常给作物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1983年5月20日, 全县遭受风雹灾害, 8 000 hm 1 冰冷灾害的发生规律 1.1 降雹频繁地区 据《博兴县志》资料, 1985年前, 雹灾主要分布在陈户镇官王村东、店子乡利城村以及张候村、东郑村之间3处集中地区, 平均每年3遇, 最多一年六遇;蔡寨乡与乔庄乡南部、庞家乡的焦集村以南地区和曹王至兴福两镇之间也是降雹频繁地区, 每五年一遇。《博兴县农业区划资料手册》对1959—1982年博兴县各地冰雹灾害进行了统计 (表1) , 从冰雹次数和受灾程度来看, 雹灾区域与《博兴县志》记载相符。 统计1981—2015年冰雹灾害发现, 全县境内均出现过冰雹灾害, 以横穿县境内中部的小清河为界, 冰雹灾害大部分出现在小清河以北区域, 主要有3个多雹灾区域:一个在蔡寨办事处南部、陈户镇西北部和庞家镇东北部;一个在纯化镇东南部、吕艺镇中东部和店子镇北部;一个在庞家镇南部。分析表明, 1981年后小清河南部雹灾减少明显, 小清河北部成为冰雹灾害的主要发生区。 1.2 年生时期冰雹灾害发生情况 从图1可看出, 1981—2015年县境内共出现34次冰雹灾害, 平均每年近1次。35年中有2个多雹灾阶段:1987—1995年年均1.7个雹灾日, 2001—2007年年均1.9个雹灾日, 最多年份一年4个雹灾日 (1993年) ;3个少雹灾阶段:1981—1986、1996—2000、2008—2015年。近35年博兴县冰雹灾害呈现约6年一个周期的阶段性发生规律, 交替出现。雹灾最早出现在4月23日 (1993年) , 最晚的发生在9月18日 (1991年) 。 1.3 冰雹灾害频发期5—月分布 由表2~3可知, 1959—1980年5月中旬—7月上旬冰雹出现的机率占全年的60.3%, 1981—2015年6月上旬—7月上旬雹灾出现的机率占全年的67.6%。在5—6月份, 南方暖空气活跃, 但北方冷空气势力仍然较强, 而博兴县地处在易受冷空气影响的鲁北地区, 冷暖空气不断在鲁北地区交锋, 故5—6月份前后是博兴县冰雹灾害频发期。从以上统计可以看出, 博兴县冰雹灾害主要发生在5月中旬—7月上旬, 这期间正是小麦成熟收获期和棉花苗、蕾期, 冰雹灾害对其危害巨大。 1.4 天气形势分析 冰雹是强对流天气产生的, 局地性强, 属中小尺度天气, 一天之中任何时间均可产生, 由于下垫面吸收太阳辐射增温, 一天之中的下午至傍晚 (14:00—22:00) , 低层热力条件好, 易在此时段产生强对流天气, 造成冰雹灾害。对34次冰雹灾害出现的时间进行统计, 结果发现, 发生在10:00—14:00的有5次, 14:00—18:00有14次、18:00—22:00有8次、22:00—次日08:00有7次, 表明博兴县冰雹的产生属于午后多雹型。 2 东南角沿小清河东移,沿小清河东移 冰雹云入侵博兴县的路径主要有2条:西北路径从惠民县、滨城区侵入, 影响全县;西路从高青县、邹平县侵入, 沿小清河东移, 主要影响湖滨和店子镇的北部、吕艺镇。降雹路径与天气系统是密切相关的, 由于博兴县的冰雹天气多是受低涡横槽天气系统影响, 主要的冰雹灾害都是由西北路径入侵的冰雹云造成的。 3 发生苏维埃战争的原因 3.1 东部、中下山地和鲁中山区 冰雹天气的产生与大气温度、湿度的垂直分布状况、冷暖空气的强弱等密切相关, 且直接影响到近地面局部温度的分布和大气稳定性。博兴县地处鲁西北平原东部, 而鲁西北平原处于太行山区和鲁中山区之间, 春末夏初这一带极易受热增温并引起气压下降, 导致这一带经常形成地面热低压, 有利于地面热空气在低压内辐合上升, 引起对流发展。另外, 博兴县系黄河故道区, 北部沿黄地区土地盐碱且低洼, 由于洼地受热后气温上升快, 造成洼地与平地之间、盐碱地与其他地表之间的温差明显, 地面热力对比度大, 在天气形势有利时, 一旦北方有冷空气南下, 局部热对流很容易发展强对流, 造成冰雹天气。 3.2 强对流天气的得出 影响博兴县的强对流天气发生源地多是在河北省境内或鲁西北地区的北部, 多是西北冷锋侵入热低压而产生, 之后向东南移动影响博兴 3.3 影响天气系统 对博兴县1996年以来的23次冰雹灾害过程的影响天气系统进行分类统计, 结果发现, 高空的低涡横槽是造成冰雹灾害的主要影响天气系统 (占13次) 4 雹的防治与救助 由于博兴县地处冰雹灾害多发区, 且冰雹灾害损失巨大, 防御冰雹灾害将是博兴县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任务。冰雹防御措施一般有3类:一是雹前预防措施, 主要是通过加强防灾工程性与非工程性措施, 减少冰雹发生的机会、缩小雹灾范围、降低雹灾强度等手

文档评论(0)

ss_account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专注于文档制作,提供高质量文档

认证主体孙**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