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山区山杏种质资源调查研究.docx

河北省山区山杏种质资源调查研究.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河北省山区山杏种质资源调查研究 1 1.1 片林密度和栽植密度较小 河北省广泛分布的山杏资源是河北省山区的主要树种之一。既有集中连片的纯山杏林, 也有混交次生林;既有人工山杏林, 也有天然山杏林。但集中成片林只占30%~40%, 其余大多为零星分布, 栽植密度差距很大。少数缓坡人工杏林种植50~80株/667m 河北省有27个县市区有山杏资源, 在燕山山区和太行山区均有分布, 太行山区主要产于灵寿县、平山县、涉县、涞水县、阜平县、唐县、涞源县等地, 在燕山山区, 主要分布在张家口、承德市, 秦皇岛市的青龙满族自治县也有少量栽培。根据2004年统计, 张家口市、承德市山杏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98% (见图1) 。 1.2 栽后产量和效益分析 河北省山杏管理粗放, 一些地方栽植前对园地、品种的选择、栽植时整地改土考虑不周, 栽后整形修剪、肥水供应、土壤管理等措施跟不上, 致使山杏栽后几年或十几年不成林, 结果很少, 单位面积产量很低 (图2) 。例如, 目前承德县杏仁平均单产60.4 kg/hm 2 山杏栽培工程的成效 近年来, 随着退耕还林、防沙治沙、太行山绿化等重点生态工程的实施, 山杏作为山区造林先锋树种, 栽培面积逐渐扩大, 相关加工行业也取得了长足发展。然而, 从产业化水平角度考虑, 目前在山杏生产中, 仍面临诸多严峻问题。 2.1 好种子化水平低 长期以来, 山杏一直处于野生或半野生状态, 良种化水平低下, 良莠不齐, 山杏果实经济性状差异大, 总体品质差。 2.2 树冠大小、生长新梢生长 恶劣的立地条件是造成山杏低产的主要原因之一。多数地区山杏植株生长衰弱, 树冠矮小, 枯枝较多, 新梢细而短, 1 a生新梢年生长量不足5 cm, 病虫害发生严重。树体衰弱导致花芽质量较差, 半有效花 (雌蕊短于雄蕊) 和退化花 (雌蕊退化) 的比例大, 导致结实少和品质差 2.3 由于缺乏管理,树冠混乱,木支架空虚,结果降低 山杏是喜光树种, 特别需要通风透光。但由于长期无人修剪, 导致大枝交叉、小枝密挤、膛内干枯、新梢细弱、结果部位外移、实际产量很低。 2.4 冻害频繁,影响坐果 山杏为抗寒树种, 但山杏开花早, 花期或幼果期易遇0℃左右的低温伤害。而山区初春的霜冻比较频繁, 也往往有降雨现象。花期遇冻害或连阴雨直接影响坐果。幼果受冻会导致大量落果。据统计, 有些地区一般年份花期霜冻可使山杏减产30%~70%, 严重年份甚至绝收。部分山杏产区由于春季风沙大, 导致严重落花, 或由于吹干柱头, 影响授粉受精 2.5 坡面应用为东南角水岸坡面,少以大力营造自然条件下的1/32/3孔隙未利用 河北省山杏分布范围虽然很大, 但集中成片林只占30%~40%, 其余大多为零星分布, 多数山坡1/3~2/3空隙未加以利用。一般有树 (丛) 种植20~50株/667m 2.6 影响颗粒质量的因素 抢青采收是目前苦杏仁产区普遍存在的问题。早采的山杏晾干后, 颗粒秕瘦, 种皮多皱, 外观质量也会受到很大影响。试验证明, 山杏在完全成熟前的15 d内, 正是杏仁干物质迅速积累期, 提前采收7 d, 干杏仁重降低20%~30%, 出油率也相应降低。 2.7 农民缺乏开拓市场的意识 山杏产业行业管理机构或行业管理体制不健全, 对山杏资源培育、产品开发、科技推广等管理力度不够。由于苦杏仁价格较高, 销售渠道主要靠外贸出口或销往杏仁露厂, 目前生产者没有正常的销售渠道, 只好低价卖给走乡串户的商贩, 有时由于信息不灵还造成积压。农民缺乏开拓市场的意识, 与公司、企业的利益共同体格局尚未形成。此外, 目前苦杏仁除用于生产杏仁露、杏仁霜外, 其它加工利用途径很少, 对山杏仁的精、深加工尚缺乏研究。 3 3.1 遗传改良目标 由生态遗传学可知, 山杏经济性状表现值可以剖分为遗传值、环境值和 (遗传×环境) 效应值3部分。其中遗传值是最重要的, 带有一本万利的色彩, 是遗传改良所追求的首要目标。在生态地理环境的影响下, 我国北方的山杏资源中形成许多具有抗霜害、结实早、产量高、品质好等特性的优良品种, 加强这方面工作, 就能够在较短的时期内, 选育出优良山杏种质与类型, 形成高质量的山杏资源群体, 从而大幅度提高山杏资源的质量与数量。 3.2 限制和保护 天然山杏林在750株/hm 3.3 注重沙化地造林 密度控制要根据立地条件和经营目的来确定。在坡度较陡以及有潜在沙化可能性的地段, 山杏林分应以保持水土、防风固沙为主, 兼顾采收, 所以要留有较大的密度, 一般应控制在333~445株 (丛) /667m 3.4 整地及施肥 直播法是干旱、半干旱丘陵山区非常适用的技术。具体方法是:雨季前, 修整梯田或鱼鳞坑, 根据立地条件, 按株行距2 m×3 m或1 m×3 m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lwky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