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生态学:光的生态作用.ppt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光的生态作用主讲人:张春霞 光谱成分及生态作用光照强度变化对生物的影响日照长度的生态作用 一、光谱成分及生态作用 叶绿素的吸收光谱(对植物的影响)红光有利于碳水化合物的合成,蓝光有利于蛋白质的合成。青光、蓝紫光和紫外线等短波光抑制植物的伸长生长,使植物向光 性更敏感。 蓝紫光:430~450nm 红光:640~660nm 红、橙光主要被叶绿素吸收,对叶绿素的形成有促进作用;蓝紫光也能为叶绿素和胡萝卜素吸收,这部分辐射称为生理有效辐射。绿光很少被吸收利用,称为生理无效辐射。 二、光照强度的生态作用影响植物叶绿素的形成 黄化现象影响植物细胞的增长和分裂、组织器官的生长和分化 光对果实的品质也有良好作用。强光下能增加果实的含糖量和耐贮性,且着色良好。 影响动物的生长发育 光照强度影响动物的行为,昼行性动物在白天强光下活动,夜行性动物在夜晚或弱光下活动。影响动物的体色 三、日照长度及其生态作用光周期现象:Garner等人(1920)发现明相暗相的交替与长短对植物的开花结实有很大的影响。这种生物生长发育繁殖迁徙过程中适应日照长度有规律的随季节昼夜变化的现象称光周期现象。植物光周期现象— 对繁殖(开花)的影响 植物光周期现象— 对繁殖(开花)的影响:区分为长日照植物和短日照植物。(不同光照时间对开花的作用而定)长日照植物:日照超过一定数值才开花的植物称长日照植物,如小麦、油菜;短日照植物:短于一定数值才开花的植物,一般需要较长的黑暗才能开花。如苍耳、水稻。中日照植物、中间型植物 感谢观看,欢迎批评指正

文档评论(0)

四百八十寺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资料收集自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36120077000004
认证主体洪**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