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火灸新-PPT完整版.ppt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雷火灸新 雷火灸艾灸疗法的渊源疾病与取穴参考 雷火灸的原理及优势鼎世整体中医康复计划 历史渊源《扁鹊心书》:“保命之法,灼艾第一,丹药第二,附子第三。”《黄帝内经》:“针所不为,灸之所宜。”《医学入门》亦说:“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 温阳散寒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阳气是人身上最好的治病良药80%的现代人都阳气不足温通经络经脉不通百病始生调和气血气血足,则百病不生扶正祛邪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艾灸治疗疾病的中医原理 艾灸温热刺激红外辐射燃烧生成物 温热刺激、光辐射、艾灸生成物均是艾灸起效的重要因素而人体对艾灸的温热刺激、光辐射及其生成物的反应是艾灸效应启动的科学基础艾灸治疗疾病的现代生物学机制 雷火灸的概念及特点雷火灸以经络学说为原理,在古代“雷火神针”实按灸的基础上,改变其用法与配方创新发展而成的治疗法。灸疗利用药物燃烧时的热量,通过悬灸的方法刺激相关穴位,其热效应激发经气,使局部皮肤机理开放,药物透达相应穴位内,起到疏经活络、 活血利窍、改善周围组织血液循环的作用。其燃烧时的物理因子和药化因子,与腧穴的特殊作用、经络的特殊途径相结合,产生的一种“综合效应”。原理雷火灸新一代悬灸二类医疗器械简单方便控温 少烟 多效合一绿色环保 简便安全雷火灸的概念及特点可固定大多数穴位,不受体位限制可同时对多个穴位进行灸治,省时省力大小合理,方便携带不漏明火,不掉灰滓 控温少烟雷火灸的概念及特点减烟净烟灸筒内部的锡纸可吸附艾烟中对呼吸道有刺激作用的大颗粒物质热足气匀,保持稳定温和的灸温灸感持久,增强疗效无需人工计算灸量,一柱即可达到治疗量 大家学习辛苦了,还是要坚持继续保持安静9 绿色环保雷火灸的概念及特点灸筒为全纸材料制作高温下不会释放有毒物质节省9倍灸材(普通情况下可燃烧5min的艾条,在雷火灸中可燃烧45min) 雷火灸多效合一:艾灸温热刺激光辐射艾燃烧生成物局部感受器接受最佳温度刺激(38-45℃)温度-化学耦连联动 ,产生生物信息级联反应,发挥治疗效应艾燃烧产生的艾烟中的有效成分可附着在皮肤上,通过灸热由皮肤渗透进去艾燃烧时产生的芳香气味,有抗菌、抗真菌、抗病毒、平喘镇咳作用。同时 有净化空气 作用。产生近红外光效应红外光辐射效应尤其是近红外光效应可渗透到表皮下的经络并沿其传输,产生深层次和远程的光热刺激,大大补充了艾灸疗法的范围,使之立体化 雷火灸多效合一:芳香雷火灸燃烧生成物中含有芳香物质,通过嗅觉器官的吸收,传入大脑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可起到如下作用:安抚情绪改善睡眠和精神状况改善呼吸系统问题消毒、避免呼吸道感染预防感冒等作用 雷火灸中含有活血化瘀的药物,通过艾灸的温热作用经皮渗透,使局部的毛细血管扩张, 血液循环加速,局部肌肉松弛,起到消炎、消肿、驱寒湿、减轻疼痛、消除疲劳的作用药透能使机体代谢加快,组织中渗出物的吸收也加快,促进炎症的痊愈雷火灸多效合一:药透 雷火灸多效合一:药透 雷火灸440000008 本产品注册名为:雷火灸具,商品名为:雷火灸! 是国内目前唯一品名为雷火灸的二类医疗器械隔物灸法440000002 雷火灸灸桶底部的隔热筛板下可根据不同的疾病需求放置姜饼、附子饼、盐等,形成隔物灸 灸法440000001 【艾条灸、艾柱灸、艾箱灸、天灸等分别参照执行】,本品属于艾柱灸雷火灸医疗机构收费 雷火灸可以适应于灸疗的所有适应症,灸疗的疾病谱已有364种面对患者时可考虑先推荐如下病症:各种痛症:筋伤、骨伤、软组织损伤、肩周炎、颈椎病、腰间盘突出、风湿关节炎等寒凝气滞引起的疾病:痛经、月经不调、宫寒不孕、胃寒、胃痛、腹泻、五更泻等老年功能退行性疾病:前列腺增生、习惯性便秘、肥胖等 中风后遗症:偏瘫减少放化疗副作用、预防白细胞减少等美容养颜、日常保健临床适应症 关元: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下3寸三阴交:在内踝尖直上三寸(4指幅宽),胫骨后缘,血海: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妇科疾病基础施灸穴位包括:月经不调,崩漏,痛经,闭经,慢性盆腔炎,子宫脱垂,产后恶露不尽,功能性子宫出血等 膻中:位于前正中线,平第4肋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肺俞:在背部,当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风门:在背部,当第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呼吸系统疾病基础施灸穴位包括:小儿肺炎、感冒、咳嗽、气喘、支气管哮喘等 足三里: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站位,弯腰。用同侧手张开虎口围住髌骨上外缘,余4指向下中脘: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消化系统疾病基础施灸穴位(1)包括:小儿腹泻、胃痛,呕吐,呃逆,反胃,腹痛,腹胀,痢疾,肠鸣,消化不良、胃炎、肠炎等 大肠俞:在腰部,当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消化系统疾病基础施灸穴位(2)包括:小儿腹泻、胃痛,呕吐

文档评论(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