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病案分析+答案.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医内科病案分析+答案 1.病史:患者自诉1年来每因劳累后出现双下肢浮肿,尿量减少,夜尿多,头晕,乏力,畏寒,面色苍白,到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慢性肾小球肾炎” ,经服用中药治疗后,症状时有好转,但病情反复出现,半月来下肢浮肿复发,尿量少,腰酸乏力,畏寒肢冷,进食少,腹部胀满,面色苍白,舌质淡胖,苔白,脉细。 诊断:水肿(肾阳衰微证) 分析:平素劳累过度,肾气亏虚,肾阳不足,膀胱气化无权,水泛肌肤,发为水肿。膀胱开合失常,出现尿少,肾气虚则出现腰酸乏力,阳气不足,不能温达四肢,则出现畏寒肢冷,脾气虚,运化失职,则出现进食少、腹部胀满,气血生化乏源,导致气血亏虚,不能上荣头面,故见面色苍白、头晕。舌质淡胖,苔白,脉细为气虚水停之象。 治法:温肾助阳,化气行水。 方药:济生肾气丸合真武汤加减 2.病史:患者素有高血压病病史10年,上午9时在活动中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出现右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牙关紧闭,面红气粗,两手握固,鼻鼾痰鸣,肢体强痉拘急,身热汗出,躁扰不宁,体温38.5℃,血压180/110mmHg,舌质红绛,舌苔黄腻,脉弦滑数。 诊断:中风—痰火淤闭证 分析:肝阳暴张,阳亢风动,气血上逆,痰火壅盛,清窍闭塞,神明不用,故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痰火内闭,故牙关紧闭,面红气粗,两手握固。风阳痰火痹阻经脉,气血运行不畅,故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肝风窜犯络道,则肢体拘急。身热汗出,舌质红绛、苔黄腻、脉弦滑数为肝阳痰火内盛之征。 治法:熄风清热,豁痰开窍。 方药:安宫牛黄丸、羚羊角汤加减 3.病史:患者有11年胃病史,每年秋冬季多有发作。近2年来曾3次吐血和便黑,曾在市某医院作纤维胃镜检查,诊为“胃溃疡”。就诊前一天饮酒较多,而后胃痛逐渐加重,自服法莫替丁疼痛稍缓解,次日晨觉胸闷,恶心,随即吐出咖啡样液体约150mL,内中夹有食物残渣。家人即刻送往中医学院附属医院诊治。现在症:脘腹胀满痞闷,口臭,大便色黑成形。舌红,苔黄,脉数。检查:血压:130/80mmHg,大便潜血:++++。 诊断:血证 吐血(胃热壅盛)。 分析:患者临床表现有呕吐咖啡色液体,内中夹有食物残渣,大便色黑。有胃溃疡病史。吐血前有饮酒较多,并有胸脘痞闷,恶心等先兆症。大便潜血检查++++。符合吐血诊断。由于原有胃病史,加之饮酒较多,蕴积成热,热伤胃络而动血,故呕吐咖啡色之血。胃中食物随呕吐而出,则吐血夹有食物残渣;积热瘀血阻于胃中,升降失调,故脘腹胀满痞闷;胃中浊气上逆则口臭,血随糟粕而下,则大便色黑。舌红苔黄,脉数,为内有积热之征。 治法:清胃泻火,化瘀止血。 方药:泻心汤合十灰散加减 4.病史:3天前外出进餐后次日早上出现发热恶寒,头痛,腹部疼痛, 以脐周为主频频临厕,日行十多次,大便量少,伴有赤白粘液,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口干口苦,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浮滑数,检查血白细胞升高,大便有脓细胞等。 诊断:痢疾(湿热痢) 分析:饮食不洁,胃肠受损,湿热之邪由表入里,故见发热恶寒,头痛;湿热壅滞肠间,与肠中气血搏结,肠道传化失司,脂膜血络受损,腐败化为脓血则出现腹痛,里急后重,便下赤白粘液;口干口苦,肛门灼热,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均为湿热蕴结肠中之象。 治法:清肠化湿,调气和血。 方药:芍药汤加减 5.病史:平素偏嗜饮酒,2天前无明显原因出目黄,身黄,尿黄。但未引起重视,今见尿黄、身黄加深而来就诊。刻下见:身目俱黄,色泽鲜明,发热口渴,心中懊憹,腹部胀满,大便秘结,恶心呕吐,纳呆,口苦,胁部胀痛拒按,小便短少而黄,舌苔黄腻,脉弦数。 诊断:黄疸(阳黄——热重于湿) 分析:根据患者目黄、身黄、尿黄3天的临床特征,故诊断为黄疸。因患者平素嗜酒,现症见身目俱黄,色泽鲜明,发热口渴,心中懊憹,腹部胀满,大便秘结,恶心呕吐,纳呆,口苦,胁部胀痛拒按,小便短少而黄,舌苔黄腻,脉弦数等证候,此乃属阳黄的热重于湿证。因平素嗜酒,损脾胃运化,湿浊内生,郁而化热,熏蒸肝胆,发为黄疸。湿热熏蒸,胆汁排泄失常,泛滥肌肤则目黄、身黄。下渗膀胱则小便短少而黄。热为阳邪,“阳主明”,故黄色鲜明。热盛津伤则便秘。胃失和降则恶心呕吐、纳呆。湿热阻于肝胆,疏泄不利,气滞血瘀,则胁部胀满拒按。舌苔黄腻,脉弦数,为湿热困遏脾胃,壅阻肝胆之征象。 治法:清热利湿,通腑化瘀。 方药:茵陈蒿汤加减 6.病史:患高血压病6年,近4年来经常反复头痛头胀,伴眩晕,心烦易怒,胁痛不适,失眠多梦,口苦,舌质红,苔薄黄,脉沉弦有力。 诊断:头痛(肝阳上亢)。 分析:肝肾阴虚,水不涵木,肝阳上亢,循经上扰清空,故头痛头胀,伴眩晕。胁为肝之分野,肝郁胁络失和则胁痛。肝阳上扰心神,故心烦易怒,失眠多梦。脉沉弦有力为肝阳上亢之征,肝与胆相表里,肝郁化火,肝火上炎,胆气上逆则口苦。火盛则舌红苔薄黄。

文档评论(0)

有志者事竟成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1416315100005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