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知识点提纲.pdf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丈夫志四方,有事先悬弧,焉能钧三江,终年守菰蒲。——《顾炎武》 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知识点提纲 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知识点提纲 《荆轲刺秦王》 1、鉴赏荆轲形象,注意所用表现手法。 首先,善于通过人物的对话和神态描写来刻画人物。荆 轲和樊於期的对话,荆轲先用话挑起樊於期对秦的仇恨,再 问樊於期对这样的深仇大恨怎么办,然后针对“顾计不知所 出耳”的表示,试探地提出了既能为樊於期报仇,又能保全 燕国的计划,一层进一层,结果是樊於期慷慨陈辞,毅然自 刎。见秦王时“秦武阳色变振恐”,“荆轲顾笑武阳”而向 秦王作了解释,在千钧一发之际,镇静的神态和得体 的言辞 消弥 了危机。这些对话,既表 明了事态的逐步发展 ,也描写 了荆轲的精细、沉着 ,在紧要关头不慌不忙 ,随机应变。 其次善于通过对 比衬托手法的运用来突出人物性格。以 太子丹的急躁粗疏,头脑简单跟荆轲遇事审慎 ,三思而行对 比,以突出荆轲的深沉多谋。又如写武阳在紧急关头神态失 常,同荆轲的镇定 自若对 比,突出了荆轲的机智勇敢。 2 、鉴赏交织描写场面的笔法。 如 “易 水 送 别 ” 的 “白衣 冠 ”“ 击 筑 ”“ 和 而 歌”“士皆垂泪涕泣”“士皆瞋目 ,发尽上指冠”各种现象 1 / 8 丈夫志四方,有事先悬弧,焉能钧三江,终年守菰蒲。——《顾炎武》 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 综合成一个充满悲壮气氛的场面,有极为强烈的感人力量。 这是刺秦前故事情节发展的一个高潮,也是这篇文章感人肺 腑,千古传诵的闪光章节。在这一情节中,荆轲的内心世界 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展现。面对浑身着素的送行的人们和风寒 水冷的自然环境,荆轲用慷慨悲歌来表达自己对于高渐离等 知己者生离死别的悲凉心情,抒发自己视死如归的壮烈情怀。 荆轲在太子丹对他缺乏足够的了解、信任和尊重的情况下仍 然决心履行自己的诺言,这更增添 了故事的悲剧色彩 ,这一 情节也暗示 了整个事件的悲剧性结局。荆轲的歌声由凄切 悲 凉转为慷慨激昂 ,送行的人们也由感动、惜别转为激愤、激 励。就在这激动人心的壮烈场面中,荆轲义无反顾地踏上 了 献身刺秦的征途。 “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勇往直前的英 雄气概跃然纸上。又如,刺秦王时,荆轲的动作,秦王惊起 拔剑不出 ,环柱而逃 的狼狈相 ,群臣 的惊愕 ,侍医 的掷药囊 , 左右呼“王负剑” ,一直到荆轲 “身被八创” , “箕踞以 骂”。在极短的时间里,写 了秦王殿庭上下的情状 ,写动作、 写表情、写高呼、写怒骂,组织成一个惊心动魄的壮烈场面。 3、准确评价荆轲和荆轲刺秦王的行动。 荆轲具有义侠的性格,又受太子丹的厚遇重任,明知身 入不测之秦是极其危险的事,但还是毅然前往 ,直至事败仍 然 “倚柱而笑,箕踞以骂”。荆轲刺秦王这件事并不能真正 挽救燕国 的危亡 ,荆轲也是为报太子丹的知遇之恩才毅然前 2 / 8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旧唐书·魏征列传》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唐·王勃 往的。荆轲之所以值得肯定,并不在于为太子丹报私怨,而 在于他站在斗争的最前列反对秦国对山东六国的进攻和挽 救燕国的危亡。千百年来,受压迫的人们之所以敬仰荆轲, 也正是基于他那种同情弱小和反抗强暴的义侠精神。从荆轲 刺秦王的做法来看,这种个人的恐怖手段是不可取的,企图 凭借个人的拼杀来改变历史的进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金领职业教育题库大全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专注于职业教育考试,学历提升。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32132030000054
认证主体社旗县清显文具店
IP属地中国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1327MA45REK87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