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护理学—贫血病人的护理.docx

内科护理学—贫血病人的护理.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PAGE PAGE 1 第二节 贫血病人的护理   一、缺铁性贫血病人的护理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1.需要增加而摄入不足 婴幼儿、青少年生长快,需铁量多。如果铁摄入不足,可导致缺铁。育龄期女性需铁量亦增加,如哺乳期妇女每天从乳汁中丢失铁约O.5~1mg;妊娠妇女需供给胎儿每公斤体重80mg的铁。育龄妇女若饮食中供铁不足,易发生缺铁性贫血。   2.铁吸收不良 十二指肠及空肠上端是铁的主要吸收部位,胃大部切除或胃空肠吻合术后,由于胃酸缺乏、肠道功能紊乱、小肠黏膜病变等均可使铁吸收障碍。   3.损失铁过多 慢性失血是缺铁性贫血的主要病因,由于反复多次小量失血,常使体内贮存铁耗竭。溃疡病出血、痔出血、月经过多、钩虫病等均可引起缺铁性贫血。   (二)临床表现   本病发展缓慢,有一般贫血的表现如面色苍白、疲乏无力、头晕、耳鸣、心悸气短等。由于缺血缺氧,含铁酶及依赖酶的活性降低,病人可伴以下特征:   1.营养缺乏 皮肤干燥、角化、萎缩、无光泽、毛发干枯易脱落、指(趾)甲变平,指甲条纹隆起,严重呈“反甲”、薄脆易裂等。   2.黏膜损害 舌炎、口角炎及胃炎,舌乳头萎缩严重者吞咽困难。   3.神经、精神系统异常 如易激动、烦躁、兴奋、头痛,多见小儿。少数病人有异食癖,喜吃泥土、生米、冰块、石子等。   (三)辅助检查   根据病史、症状体征、有关检查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血清铁及铁蛋白降低,骨髓细胞铁染色阴性可诊断为缺铁性贫血。   1.血象 典型血象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红细胞体积较正常小,形态不一,中心浅染区扩大,甚至呈环形,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MCHC)值降低   白细胞计数一般正常,血小板计数常增高。严重病例可出现三系细胞减少。   2.骨髓象 红系增生活跃,以中晚幼红细胞为主,体积变小,染色质颗粒致密,细胞质少。粒细胞和巨核细胞系常正常。骨髓铁染色检查细胞外铁消失或明显减少,铁粒幼红细胞低于16%。   3.生化检查 血清铁降低,多<50Oμg/L;总铁结合力多>4500μg/L;血清铁蛋白<14μg/L,血清铁蛋白检查可准确反映体内贮存铁情况,能作为缺铁依据。   (四)治疗要点   1.去除病因 病因或原发病确诊后,必须积极治疗,这是纠正贫血、防止复发的关键环节。   2.补充铁剂 包括含铁丰富的食物及药物。药物首选口服铁剂:硫酸亚铁每次0.3g,3次/天;富马酸亚铁每次O.4g,3次/天;口服铁剂可同服维生素C每次100mg,3次/天,胃酸缺乏者可同服稀盐酸促进铁吸收。   口服铁剂不能耐受,或病情要求迅速纠正贫血等情况可使用注射铁剂。常用右旋糖酐铁肌肉注射,成人首剂50mg深层肌肉注射,如无不良反应,次日改为100mg/d,严格掌握注射剂量,避免过量导致铁中毒。   (五)护理措施   1.休息与活动   2.病情观察   3.饮食护理 应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强调均衡饮食,不偏食、挑食。对于有口腔炎、口角炎、舌炎的病人,应加强口腔护理,预防口腔感染。食欲降低的病人,加入适量的调味品,以刺激食欲。进食含铁丰富的食物,如动物的心、肝、肾、瘦肉、蛋以及豆类、海带、紫菜、木耳等,食用含维生素C丰富的食物和水果,可促进铁的吸收。   4.用药护理   (1)口服铁剂:   空腹时比餐后或餐中服用亚铁盐吸收要完全,但空腹服用胃肠道反应大,病人常不能耐受,故多选在餐后服用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以便减轻不良反应。主要不良反应为胃部灼热感、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腹泻、便秘等。   避免与茶、牛奶、咖啡或含钙、镁、磷酸盐、鞣酸等的药物和食物同时服用,以防影响铁的吸收维生素C可防止二价铁氧化,稀盐酸可使三价铁转变为二价铁而利于铁的吸收,因此口服铁剂时可加用维生素C、稀盐酸。服用液体铁剂时,应使用吸管,以免牙齿受损。   铁与肠道内硫化氢作用,生成黑色硫化铁,故服用铁剂期间应向病人及家属作好解释工作,避免因病人出现黑便而紧张。   (2)注射铁剂:注射铁剂时病人可有局部和全身不良反应。肌内注射可引起局部疼痛,长期注射可出现硬结,因此,肌内注射应采用深部注射,并经常更换注射部位,以促进吸收。另外不要在皮肤暴露部位注射,以防药液外溢引起局部皮肤染色。   注射铁剂除可引起上述局部反应外,还可出现面部潮红、头痛、头昏、恶心、发热、荨麻疹、关节和肌肉痛、淋巴结炎、低血压等全身反应,严重者可发生过敏性休克,故首次注射时应严密观察用药后不良反应,并备好抢救物品和药品。   例题:   引起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原因是   A.青少年生长发育   B.妇女妊娠或哺乳   C.慢性失血   D.胃大部切除术后   E.食物中供铁不足   [答疑编号500697060101]    

文档评论(0)

胖鸥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欧**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