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同学作文5篇.docx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老同学作文5篇 老同学作文600字5篇 老同学作文600字篇1 我们班有个女孩,她的个子一般,乌黑的头发卡成一束“马尾辫”,一晃一晃的,像一只凌空的飞燕。她那苹果似的脸庞上嵌着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尤为突出的是那张樱桃小嘴,嘴角微微翘起。她就是我们班的陈书桓。 她不仅漂亮,还十分热心。 记得一个星期三的晚上,老师都去开会了。我们也回家了。来到家里,当我正要做作业时,发现语文书忘带了。于是,爸爸带着我去教室。 我一个人来到教室,居然发现教室的门还开着。里面还不时地传出说话的声音。好奇心驱使着我,我走进教室一年,原来是陈书桓和贝勒。只听贝勒讨好地说:“陈书桓,这么晚了,你先回家吧!剩下的事情我自己解决。”“杨老师让我做你的同桌就是为了帮助你,在这种时候,我就要尽职尽责,无怨无悔地帮助你!”陈书桓反驳道。听了这番话,贝勒惭愧地低下头,眉头紧锁,仿佛想一瞬间做完所有作业。陈书桓也奋笔疾书,做自己的回家作业。 突然,贝勒的笔停住了,陈书桓一看,原来是一道题不会了。陈书桓一步一步、耐心地讲解给他听,而贝勒也十分认真,还不时感激地瞟陈书桓一眼,仿佛在想:陈书桓真是对我太好了!我真是太不争气了,我以后要加快做作业的效率,不然陈书桓又该被拖累了! 不知不觉,已经五点半了,老师也已经开完会了,贝勒终于做完作业了。这时,陈书桓才舒了口气,如释重负地整好书包,高高兴兴地走出了教室,那脚步比任何时候都要轻快! 陈书桓就是这么一个热心、善于帮助同学的好干部。怎么样,听了我的描写,有没有对她留下深刻的印象呢? 老同学作文600字篇2 “大头”是我的同班同学,他姓李,在我眼里他是一个十分奇特的人。他长着一张圆脸,两只像龙珠一般灵活的大眼睛格外明亮,眼睛下面是笔挺的鼻子和一张方方的嘴,乍一看是一个英俊的帅小伙,但仔细观察,就会让人产生一丝奇怪的感觉,因为他的脑袋出奇得大,而他的身体又显得有点小,活脱脱就是从电视机里跑出来的那个“大头儿子”。因此我们班的同学都直接称呼他“大头”,虽说不太礼貌,但真的挺形象。 虽说他长得有些奇怪,但还是有不少人夸他帅,那便是我们班的“六大天王”(大头也是其中之一),每当课间这几位同学凑在一起玩游戏时,他们就会边玩边夸他们所有人长得帅。而大头这个超极自恋的人,居然还会在上课时回答完老师提出的一个问题后,小声地夸自己:“我真是帅气逼人,貌美如花。”他的话把他的前后位都逗得忍俊不禁。但让人不能不承认的是大头真的很聪明,头大脑筋转得也快。 大头的行为有时让人哭笑不得。一天中午,我们几个好朋友一起去运动场打篮球,我和大头不在一个队,比赛开始了,我们两队展开了激烈地战斗,比分追得很紧,这时神奇的一幕出现了,只见大头好不容易抢到了球,却传给了我,我立马一跳,只见一道漂亮的弧线,篮球被准确地投进篮筐,得到了关键的两分,最终我们队赢了,我们队队员拥在一起欢呼声一片。事后他们队的队员都说大头敌我不分,把他好一个批评,而我这个“渔翁得利”的人却躲在一旁偷偷地乐开了花。 我的这位“大头”同学长相很奇特,他有时非常自恋,有时又傻乎乎的,我们一起学习玩耍,是一对好伙伴。 老同学作文600字篇3 毛泽东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伟人,然而,伟人终究还是凡人。从恰同学少年这本书里,我读到了他的青年时代。似乎和我们都差不多,然而,往往一个细微处,一个选择,便决定了人的一生。 这本书讲述了毛泽东求学过程中的经历,内容丰富,面面俱到而又不缺乏代表性。我认为,这本书主要是围绕几个困扰年轻人的问题展开的。 奉献还是索取?孔子曰:“学而优则仕。”然而孔圣人自己已经学得够“优”的了,仍是个教书匠。所以读书是为了奉献社会还是谋取高官厚禄,一直是个令读书人为难的话题。毛泽东他们也遇到了,是上师范还是上北大,两者差距甚大。最终,他选择了师范,选择了奉献。感谢他的选择,否则,他将遇不到像杨昌济,方维夏这样的老师了。对比在那个时代背景下的其他同龄人,比如说追求功名利禄想要“傲立于天地间”的刘俊卿,毛泽东的选择确实是不容易的,他知道那时的中国百废待兴,唯有教育是立国之本,于是,他一心求学,只为中华。 磨砺还是刁难?老师中有一个前清的举人袁吉六,满腹经纶,学术深厚。毛泽东是他欣赏的学生,但却不喜欢他过于张扬的性格,他的文笔也正如他的性格一样粗糙,文章“扯着个嗓子从头喊到尾。”于是批他的作文,分数越来越低。然而毛泽东似乎与他杠上了,仍是招摇过市的笔风,最后一次40分的成绩,毛泽东终于忍无可忍,在课上顶撞老师后冲出门去。后来被杨昌济开导后“袁门立雨”,师生关系融合,毛泽东大有长进。很显然,在课堂上袁老师一次次批评他的作文,一次次降低他的分数,只是为了让他悔改。 但是,这时的毛泽

文档评论(0)

w1155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