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大池置管引流术的护理.ppt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腰大池置管引流术的护理 目 录CONTENTS一、脑脊液二、腰大池引流置管术1、循环途径2、作用4、引流管的护理3、适应症、禁忌症、并发症2、置管术1、腰大池引流目的 一、脑脊液脑脊液:无色透明的液体,充满在各脑室、蛛网膜下腔和脊髓中央管内。脑脊液由脑室中的脉络丛产生,与血浆和淋巴液的性质相似,略带粘性。(脑脊液总量为130-150ml,每日更新4-5次,平均每日生产量为524ml) 脑脊液-循环途径 脑脊液-作用对脑和脊髓具有保护和支持的作用调节颅内压参与脑和脊髓的代谢维持正常pH(7.33-7.35) 二、腰大池引流 是将引流管放置到蛛网膜下腔的脑脊液中,是治疗交通性脑积水,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蛛网膜下腔出血等疾病的一种方法。 通过放置引流管引流脑脊液,可减轻血性脑脊液对脑和脑膜的刺激,促进脑脊液的循环和吸收,缓解脑血管痉挛,改善脑缺血状态,减轻脑水肿和脑梗死发生。 腰大池引流置管术-治疗作用 1、颅内感染:由于颅内感染,患者颅内存在持续的细菌,导致患者出现恶心、呕吐、意识障碍、颈强直等并发症,严重时可发生脑实质的损害。通过腰大池引流,可以将感染的脑脊液置换到体外,从而减轻和达到治疗患者的目的。2、蛛网膜下腔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由于血液对蛛网膜的刺激,非常容易引发患者剧烈的头痛,而通过腰大池引流术,可以将血性脑脊液置换到体外,从而减轻疼痛。 腰大池引流置管术-穿刺点的选择 1.成人首选腰3-4间隙,两髂棘连线与脊柱正中线相交处,也可上移或下移一个椎体,即腰2-3或4-5间隙为穿刺点2.儿童以腰椎4-5间隙为穿刺点 腰大池引流置管术-体位 体位摆放:侧卧位,背部和床面垂直,头颈向前屈曲,屈髋抱膝 腰大池引流置管术-引流装置 腰大池引流装置 腰大池引流置管术-操作方法 于腰3-4椎间隙穿刺置一细小导管于腰大池中,导管尾端接一次性无菌引流瓶,通过调速器控制脑脊液引流速度,持续缓慢引流脑脊液,平均引流5-7天,每天引流管不超过250ml。 ①腰椎穿刺②观察脑脊液流出③腰椎置管④连接外引流装置⑤固定,打开三通⑥调节高度 腰大池引流置管术-适应症 适应症1.蛛网膜下腔出血或积血、脑脊液呈血性者2.各种脑脊液耳鼻漏、切口漏患者3.颅内感染者 腰大池引流置管术-优点 1. 仅腰穿1次,置管成功率高,创伤小;2. 流速可控;3. 引流量大;4. 引流管时间放置长;5. 通过引流管取脑脊液标本和经鞘内治疗方便。 腰大池引流置管术-禁忌症 全身严重感染、休克穿刺部位腰椎畸形或骨质破坏者脑疝高颈段脊髓压迫性病变穿刺部位皮肤或软组织感染者躁动不安不能合作者脑脊液循环通路梗阻原因未去除禁忌症颅内压明显增高者【ICP】>22.5mmHg 腰大池引流置管术-常见并发症 1.张力性气颅:主要是由于脑脊液引流速度过快、流量过多所致2.颅内感染:由于置管时间过长或者操作不正当引起的逆行性感染3.引流管不畅通:主要原因有引流管打折、位置不当、导管堵塞等4.穿刺处脑脊液漏或渗液:由于带管时间长引流管摩擦所致 腰大池引流术-术前护理 心理准备:术前说明治疗的目的及重要性 术前准备:躁动者应给予约束带保护,遵医嘱使用镇静剂,同时常规准备安定及脱水药物以便术中急用。 腰大池引流术-术中护理观察记录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神志及瞳孔如病人出现双侧瞳孔不等大或同时缩小、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意识不清、呼吸不规则等症状时,提示脑疝形成,停止操作,配合医生采取相应抢救措施。 腰大池引流术-术后护理1、基础护理 体温 脉搏 呼吸 血压 瞳孔 意识 疼痛 腰大池引流术-术后护理2、常规护理置管后4-6小时严格卧床休息;预防脱管、标示醒目;翻身时勿托、拉、拽导管;鼓励病人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纤维素食物,补充营养,多饮水,预防尿路感染;指导病人合理饮食,预防便秘。 引流性状拔管护理无菌操作妥善固定引流高度引流通畅引 流 管3、引流管护理 (一)保持引流管通畅1、引流管方面: 不可受压,扭曲,折叠,成角 2、患者方面:适度限制活动躁动患者适当约束3、治疗: 妥善固定、避免牵拉、翻 身时避免托拉拽导管 (二)固定引流高度1平卧位:引流瓶高于穿刺点10-15cm(儿童5-10cm)2侧卧位:高出穿刺部位15-18cm3起床时夹闭腰大池引流管4引流管缓慢及有絮状物时告知医生 (三)引流管的固定:方向--沿脊柱向头侧从肩部伸出固定;观察--有无扭曲、受压、折叠、脱落;转运--搬运前先夹闭引流以免脑脊液逆流;保护--躁动病人保护性约束和镇静药的使用。

文档评论(0)

135****087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