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设计.docxVIP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设计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设计8 教学重点: 1.?积累常见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通过体会文言语句的语气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 3.?通过仔细品味,体会邹忌的讽刺艺术。 教学难点?: 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导入??: 唐朝名臣魏征曰:“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亡;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历代君主要成就一番霸业,身边没有几位敢进谏言的大臣是不成的;而劝谏能否奏效,一要看做君王的是否贤明,二要看谏者是否注意了进谏的艺术,使“良药”既“爽于口”,又“利于病”。战国时齐威王非常幸运遇到了这样一位贤臣――邹忌。 二、《战国策》介绍 《战国策》是经汉代刘向整理的一部历史散文着作。又名《国策》、《国事》、《短长》、《事语》、《长书》、《修书》。 三、自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准停顿。 四、阅读分析课文第一段 1.“徐公何能及君也”中的“及”与“虽悔之,亦无及己”的“及”是否相同? 答:不同。前者是赶得上的意思,后者是来得及的意思。 2.“徐公不若君之美也”中的“若”是何意?若还有哪些用法? 答:“若”是如、比得上的意思;与前文的“及”意思相同。“若”的用法还有:①你(若毒之乎)②如果(若业为吾所有)③好像(仿佛若有光)④像(其急若此)。 3.“自以为不如”中“以为”的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吗? 答:相同。都是认为的意思。 4.?段中“美”有几种用法? 答:两种。“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是意动用法,认为美的意思,前面的都是美丽、潇洒的意思。 5.?吾孰与城北徐公美”中“孰”是何意思? 答:“孰”的意思是“谁”;“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中的“孰”就是这个意思,他的用法还有:①哪、哪里(孰知赋敛之毒,有甚于是者乎)②仔细(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③同“熟”(徐公来,孰视之)。 6.?这一段开头写邹忌的外貌起何作用? 答:其作用是引出后文关于“美”的讨论。结合后文也可以表现邹忌的谦虚之意。 7.?邹忌的妻子、小妾、客人为什么都说邹忌比城北徐公美丽呢? 答:因为他们或偏爱邹忌,或畏惧邹忌,或有求于邹忌,都怀有私心。 8.?邹忌与徐公比美而自认不如,这使他产生了什么想法? 答:他懂得了人们之所以夸耀他是因为他们各有私心。 小结:本段写邹忌通过询问别人,自己与徐公谁更美丽而反思,识破恭维之词。为下文进谏作准备。 五、?联系实际叙述一件生活小事,谈谈你的感想。 略,学生发挥,让学生去感悟生活。 六、?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自译课文第一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第一堂课内容(抽查翻译情况)。 二、?阅读分析第二段: 1.“于是入朝见威王”中“于是”与现代汉语是否相同? 答:相同,表承接。 2.“今齐地方千里”中“地方”的意思和现代汉语是否相同? 答:不同。这里是土地方圆的意思,现代汉语是“中央”一词的.相对的意义。 3.“由此观之”的“之”作何理解? 答:助词,无意义。 4.邹忌是怎样分析“王之敝”的? 答:他采用类比推理,由平凡小事推到治国之道,由自己推及齐威王,由妻子推到宫妇,由小妾推到朝廷之臣,由来客推到四境之内的百姓。这种逻辑性强的推理,说服力强,浅显易懂,表明邹忌不光是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也是一个善于纳谏的人。 5.?能采用类比推理的方法阐明一个道理吗? 略,主要训练学生的推理能力。 小结:这一段写邹忌采用类比推理法进谏,表现了邹忌对齐王的忠诚尽责。 三、?分析阅读第三段: 1.?本段中三个“下”字,各应怎样理解? 答:第一个是发布的意思,第二个是下等的意思,第三个也是发布的意思。“下”的用法还有:①向下(敏而好学,不耻下问)②下面(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③落下(甫下数子,客已得先手)④拍(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⑤下车(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⑥攻下(皆下之)。 2.?本段中两个“上”的意思应怎样理解? 答:“受上赏”的“上”是上等的意思;“上书”的“上”是奉上呈上的意思。此外,上的用法还有:①上面(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②皇上(上以无隐,益重之)③天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3.?“时时而间进”中“间”的意思是什么?它还有哪些用法? 答:“问”的意思是间或、断断续续地;它的用法还有:①夹杂(中间力拉崩倒之声)②参与(肉食者谋之,汝何间焉)③一会儿(扁鹊见蔡桓公,居有间)④时间(奉命于危难之间)。 4.?本段中包含一个成语,请找出来,然后用它造一个句子。 答:“门庭若市”,造句略。主要抓住形容进谏的人多这个意思。 5.?邹忌劝谏齐王成功了吗? 答:成功了。 6.?齐王是否发扬了邹忌的“自省”精神?他是怎样做的? 答:齐王发扬了邹忌的“自省”精神,积极鼓励大臣和百姓进谏,实行了开明政治。 小结:本段写齐王纳谏,表现了齐

文档评论(0)

感悟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专业原创文档

认证主体张**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