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的理论教材.ppt

  1. 1、本文档共8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詹姆士-兰格和坎农-巴德理论的评价 争论生理反应在前,还是情绪反应在前是无意义的。二者的时间顺序很难确定。情绪发生的机制,实际上要更复杂。 詹姆士强调外周而忽视中枢的作用;坎农强调中枢而忽视外周的作用。 第三十页,共八十一页。 第三节 行为主义学派的情绪理论 行为主义对情绪的观点: 情绪是有机体对特定环境的一种反应或一簇反应。 有机体存在三种基本的情绪反应(华生): 恐惧、愤怒、爱。 有机体大量的情绪是后天习得。 第三十一页,共八十一页。 斯金纳引发情绪的实验 斯金纳箱,训练白鼠按压杠杆,形成固定比率后给予电击。 结果:受电击的白鼠比未受电击的白鼠压杆次数降低。 结论:由于受电击而引起的恐惧情绪的动物,行为受到了抑制。 第三十二页,共八十一页。 挫折效应 挫折:是动物情绪行为的一种典型表现。是当有机体先前体验到奖赏后,又体验无奖赏时所出现的情况。(操作性定义) 第三十三页,共八十一页。 挫折效应的实验 方法: 设置两条跑道,在终端放置食物。 训练大白鼠轮流通过跑道得到食物,直到动物速度稳定。 一半动物在第一个跑道终端不再能取到食物。 结果: 同另一半动物相比,前一半动物的起跑在第一个跑道的出发时间和第二个跑道跑动时间加快。 第三十四页,共八十一页。 挫折效应的实验 对结果的解释: 实验开始时通过跑道取得食物的强化,被认为是对动物的奖赏。以后,部分动物不再得到食物,被认为是强化的消退。也就是遇到了“挫折”。 “挫折效应”:动物遇到挫折后的加速的行为反应。 第三十五页,共八十一页。 挫折效应的实验 结果应用到人类: 中性条件下建立的反应——“奖赏”——“无奖赏”。 受挫折后可出现努力奋进。 挫折效应在促进儿童的学习和耐受力方面有积极意义。 第三十六页,共八十一页。 行为主义的情绪理论 “条件性情绪反应”的研究设计(米伦森,1967) 基线:某种操作活动背景,对动物或人可能有积极或消极意义。 加入另一个刺激,这一刺激也可以有积极意义或消极意义。 第三十七页,共八十一页。 “条件性情绪反应”的研究设计 消极刺激引起恐惧或焦虑; 积极刺激或排除消极性质的刺激(消极强化),可引起欢快或愉快情绪反应; 停止或延缓积极性质的刺激(积极强化)可引起愤怒情绪反应。 实践中人们突然受到意外打击。 第三十八页,共八十一页。 “条件性情绪反应”设计的情绪反应 消极刺激 积极基线 消极基线 焦虑 焦虑 积极刺激 欢快 欢快 消极强化刺激 积极强化刺激 积极基线 消极基线 —— 宽慰 愤怒 —— 第三十九页,共八十一页。 消极刺激 积极刺激 消极强化 积极强化 忧虑 焦虑 恐怖 愉快 欢乐 狂喜 烦恼 愤怒 狂怒 第四十页,共八十一页。 行为主义学派情绪理论的评价 优点: 对每一个概念都给出了操作性定义,使之可观测,可计量; 严格的观察和实验。 引发情绪的方法沿用至今。 方法上的进步。 第四十一页,共八十一页。 行为主义学派情绪理论的评价 缺点: 严格的实验室条件不能与现实生活中千姿百态的情绪相提并论; 从动物身上引发的情绪难以说明人类复杂、多样的情绪现象。 忽视了情绪与动机的关系。 第四十二页,共八十一页。 第四节 情绪的认知理论 世界对善于思考的人是一个戏剧,对善于感受的人是一个悲剧。H.WALPOLE,1776 认知评价是从心理学角度理解情绪体验的核心。 G.MANDLER,1982 个体对自身的遭遇或生活本身的评价是情绪体验的基础。 R.S.LAZARUS,1991 情绪如果失去了它的核心成分——评价,它将不再是情绪。 B.PARKINSON,1997 第四十三页,共八十一页。 看到一位朋友 迎面走来 收起沮丧表情 假装陷入沉思 抬头微笑停下 交谈 看到一位朋友 迎面走来 你们刚吵过架 生气?尴尬? 焦虑? 看到一位朋友 迎面走来 你们是竞争对手 妒忌+愤怒? 自豪+尴尬? 相同的场景做出不同的评价;(感情性记忆) 认知决定了我们的情绪。 第四十四页,共八十一页。 第四节、情绪的认知理论 阿诺德的评价-兴奋理论 沙赫特的认知-激活理论 拉扎勒斯的认知-评价理论 第四十五页,共八十一页。 阿诺德的评价-兴奋理论(第二代情绪学说) 代表人物:阿诺德,20世纪,心理学妇女 知觉和认知是刺激事件和发生情绪反应之间必不可少的中介物。 第四十六页,共八十一页。 一、阿诺德的评价-兴奋理论 主要观点: 情绪产生于在大脑皮质水平上的评价过程; 情绪产生于大脑皮层与皮层下部位的相互作用。 詹姆士理论:情境刺激 机体反应 情绪 阿诺德理论:情境刺激 评价 情绪 第四十七页,共

文档评论(0)

虾虾教育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有问题请私信!谢谢啦 资料均为网络收集与整理,收费仅为整理费用,如有侵权,请私信,立马删除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2026075000021
认证主体重庆皮皮猪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重庆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500113MA61PRPQ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