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少年正是读书时 公开课教学课件.pptx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少年正是读书时 公开课教学课件.pptx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综合性学习 少年正是读书时;【导学目标】 1.学会阅读柱形图表,并能从图表中发现问题。 2.学会对问卷进行数据分析,从数据中发现问题。 3.学会聆听别人的意见,参与讨论,能积极、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4.加深对读书作用的认识,培养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活动准备】 1.学生通过图书馆、书店、网络等多种渠道,搜集古今中外名人关于读书的名言、经验和趣闻轶事,并动手制作墙报、手抄报、图书卡片。 2.组织一次班内的“名人读书故事会”。 3.调查中学生的读书状况。;【活动过程】 活动一 阅读教材“资料夹”中的资料一、二,填写调查问卷。(教材P87~89) 1.指导学生阅读柱形图表。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图形、数字、文字之间的关系,捕捉信息,发现问题。 2.指导学生了解调查问卷。指导学生认真阅读,包括问题前面的填写要求和具体问题,让学生明白,问卷调查的科学性与可信度和命题及答题都有极大关系,要诚实作答。;活动二 同学之间找差距 1.小组内分享个人问卷调查结果。引导学生对问卷进行科学的统计、分析,用统计数据说话,不要流于印象式的浏览。 2.小组展开讨论,找出大家课外阅读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分析原因,开出“药方”。必要时可以让学生把本组的问卷收集汇总后,用柱状图表的形式呈现本小组的阅读状况。 3.活动要求。 (1)讨论时,注意力要集中,要善于倾听别人的发言。 (2)听别人发言时要有耐心,明白了就用点头、微笑等方式做出回应,不理解时也可以适当质疑。 (3)要讲文明、礼貌,别人讲话时不要随意插话或随便打断。;活动三 共同研讨促阅读 1.各小组将本组发现的阅读共性问题提交语文课代表,由他从中选择两三个话题,在全班召开一次专题讨论会。大家献计献策,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或方案。 2.引导学生正确援引非连续性文本资料,特别是不直接援引图表时,要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图表的意思。 活动四 展示交流,检查效果 1.展示调查问卷填写结果。 2.展示共性问题,提出针对性强的改进措施。 3.分享活动成果,展示有益的启示。;【实战演练】 1.七年级(4)班要举办以“与好书同行,塑精彩人生”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12分) (1)主持人要求每位同学选择一本自己最喜欢的书,并结合书的内容,任选角度谈一谈这本书给你带来的乐趣。(3分) 示例: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是法布尔的《昆虫记》。每每读到其中的《绿色蝈蝈》,看到蝈蝈在吃完甜食后慵懒地躺下休息的片段时,我都会禁不住感叹动物世界的奇妙、有趣。(3分);(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读书要学思结合,讲究方法。请你代表你所在的小组,为大家推荐一种读书方法并简要阐释。(“学思结合法”除外)(2分) 示例:①理学家朱熹的“三到法”: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②圈点法:在阅读书籍的时候,对书中不明白的内容进行圈点,以备查找。 ③略读法:大略浏览书的主要内容,领会书中大意。 ④精读法:领会所读书籍的大意后,研读品味书中的精彩内容。 ⑤批注法:对书中的精彩段落或者词句进行分析评价,或者对书中有误的词句进行修改,发表自己的见解。(2分,任答一种即可);(3)①请你根据平时积累,任选一则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名言作为读书的座右铭并标明作者。(2分) 示例一: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韩愈 示例二: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示例三: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列夫·托尔斯泰(2分,写出一条即可) ②各小组要用对联的形式表达对此次活动的感悟。小丽已经写出了上联,请你为其补出下联。(2分) 上联:阅经典传承文化瑰宝 下联:         ? 示例一:读好书塑造精彩人生 示例二:品名著提升道德修养 示例三:品佳作弘扬民族精神(2分,对仗工整即可);(4)在探讨中学生应该阅读哪些书籍时,同学们观点不一:有人认为应该多读流行作品,因为它们读起来轻松省力,吸收快;有人认为应该多读经典名著,因为它们是古今中外文化的精华。对此,你更赞成哪一种看法?请说明理由。(3分) 示例一:我更赞同第一种观点。流行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反映了当代人的思想情感,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示例二:我更赞同第二种观点。因为经典作品经过了时间的沉淀,内涵更丰富,文化底蕴更深。阅读经典名著,能够开阔视野,陶冶人的情操。 (3分,观点明确、言之有理即可);2.某校举行“校园读书节”活动,请你积极参与。(12分) (1)本次活动打算拟一副对联作为宣传标语,现已给出上联“创建书香校园”,请你选出最合适的下联( )(3分) A.书籍点亮人生 B.倡导读书人生 C.培养人生志趣 D.名著经典为伴 (2)学校打算用下面的图案作为“校园读书节”的标志。请你仔细观察下图,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案寓意。(3分) ? ①该标志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8****936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