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与德育相结合-《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年22期).docx

  • 0
  • 0
  • 约小于1千字
  • 约 3页
  • 2023-06-13 发布于四川
  • 正版发售

高中历史教学与德育相结合-《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年22期).docx

  1. 1、本文档共3页,仅提供部分内容试读,阅读完整内容需要下载文档。
  2. 2、本内容来自版权合作机构,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龙源版权所有 高中历史教学与德育相结合 作者:宋天会 来源:《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年第22期 新课改实施以后,在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下,各学科都致力于学生的德育。尤其是对于处在转型的我国,加强学生的道德教育至关重要。在依法治国的同时更不能忽略以德治国,“徳”意味着历史的传承,关乎民族兴衰。学生在历史学习中不忘记与“徳”相结合,做到真正的德才兼备,才能在未来站稳生存的脚步。 1 从教材着手实现历史教学与德育相结合 在学生的学习中,教材是其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教师需在备课中充分利用教材的内容,无形中将德育内容渗透,使学生对德育意识不由自主地吸收。我国五千年的深厚文化底蕴,是任何国家不曾有的资本。丰厚的文化遗产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政治教育的有利条件。如历史人物的爱国主义故事,精忠报国始终激励着后人的爱国主义情操,太平天国运动中的“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林则徐的虎门销烟,毛泽东同志“身无分文,心忧天下”的胸襟,等等,都是良好的德育教材。因此,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对于这些宝贵的教材,首先要自己正确全面地掌握,充分发挥文章的感染力,激发学生内在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使学生自己对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有独特见解。 往往历史教师在教材传授中都是照本宣科,一是让学生背题,二是让死记板书。这就造成学生学习态度不积极,学习兴趣低下的不良后果。对于一些历史成绩相对较好的学生来说,历史知识也仅仅限于教材。新课改以后,在教育部强调教师与学生课堂互动的新课题下,教师应改变教学方法,利用身边一切可利用的德育资源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德育素养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要将教学中的宝贵资源充分挖掘出来,能够深刻理解掌握教材,将教材的作用充分地发挥出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爱国之情,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能够很好地结合起来。 2 从教···试读结束

文档评论(0)

龙源期刊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龙源期刊网创建于1998年,是中国领先的人文大众期刊数字发行平台。全文在线的综合性人文大众类期刊品种达到4200多种,优质版权文章数量超过2500万篇,内容涵盖时政、管理、财经、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社会、科普、军事、教育、家庭、体育、休闲、健康、时尚、职场等全领域。

认证主体北京龙源网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IP属地四川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10113721412769J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