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口支援西部高校工作问题的思考-《黑龙江教育·高校研究与评估》(2012年2期).docx

  • 0
  • 0
  • 约1.29千字
  • 约 4页
  • 2023-06-13 发布于四川
  • 正版发售

关于对口支援西部高校工作问题的思考-《黑龙江教育·高校研究与评估》(2012年2期).docx

  1. 1、本文档共4页,仅提供部分内容试读,阅读完整内容需要下载文档。
  2. 2、本内容来自版权合作机构,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龙源版权所有 关于对口支援西部高校工作问题的思考 作者:张艳萍 来源:《黑龙江教育·高校研究与评估》2012年第02期 摘要:对口支援西部高校工作是贯彻落实西部大开发战略,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当前对口支援工作虽已取得显著成效,但实践中仍存在一些尚需改进的问题。为此,今后应统筹增加专项资金投入,形成对口支援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促进对口支援高校之间的良性互动,构建对口支援的双赢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健全对口支援的考评机制。 关键词:对口支援;西部高校;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12)02-0062-02 一、对口支援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对口支援工作经费匮乏,支援高校成本收益不相称 对口支援工作是在没有任何专项经费的情况下,以政治任务的形式启动的。就目前而言,对口支援工作的经费主要来自于支援高校和受援高校自身的固定办学经费。随着对口支援工作的逐步推进,各方面工作都对经费的支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支援高校和受援高校双方都普遍感到经费短缺,并已成为制约对口支援工作持续稳定、健康协调发展的瓶颈和关键性问题。 对口支援工作的实施,支援高校和受援高校都付出了较高的成本,尤其是支援高校,不仅要为受援高校提供相应的科研启动资金、图书资料、教学仪器和双方交流人员的差旅费、招待费及生活补助[1],而且由于对口支援工作人员、经费的调配问题,还会给学校的正常工作带来影响和延误。而就对口支援工作可带来的学术收益(学科水平的发展和提高、人才的锻炼)、政治收益(学校知名度、美誉度的提高)和经济收益(学校资金的增加)三方面收益而言[2],目前支援高校只是在政治收益方面有所收获,学术收益则微乎其微,经济收益是入不敷出。受援高校的收益情况虽然比支援高校要好,但与其付出的成本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二)对口支援工作政治色彩较浓,高校主动性不强 由于对口支援工作是教育部以政治任务的形式启动的,导致一些高校仅仅把对口支援工作当做一项政治任务来完成,在思想认识上并没有把它作为自身工作使命的一部分,从局外人的立场上开展对口支援工作,不仅不能很好地促进受援高校的发展,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支援高校自身发展的一种负担。况且,对口支援工作实际运行经费的不足,支援学校和受援学校的资源消耗得不到及时的补充,学校支付的成本得不到有效补偿,使得双方失去了继续参与对口支援工作的热情和动力。长此以往,支援高校和受援高校的积极性都会受到严重影响。 政治任务具有浓厚的政治性和一定的强制性,决定了现行对口支援工作的政府主导模式,政府不仅主导对口支援政策的制定,同时还主导对口支援资源的分配。这种模式虽然可以发挥政府集中管理的优势,以其强大的政权力量整合各种资源,瞄准主要方向进行快速直接的支援。但是,对口支援工作的实施归根结底要落实到各支援学校和受援学校,他们才是对口支援工作的主体,而现行模式并不能充分体现他们的主人翁地位,致使实践中高校主动性不强。 (三)对口支援工作实效考评指标不明确,高···试读结束

文档评论(0)

龙源期刊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龙源期刊网创建于1998年,是中国领先的人文大众期刊数字发行平台。全文在线的综合性人文大众类期刊品种达到4200多种,优质版权文章数量超过2500万篇,内容涵盖时政、管理、财经、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社会、科普、军事、教育、家庭、体育、休闲、健康、时尚、职场等全领域。

认证主体北京龙源网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IP属地四川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10113721412769J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