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喉科学解剖.pptx

  1. 1、本文档共17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咽喉科学解剖; 咽的应用解剖学;咽位于颈椎前方,是以粘膜衬里的肌性管道,为呼吸道和消化道的共同通道。上起自颅底,下止于第六颈椎下面、环状软骨下缘高度过渡入食管,上宽下窄形似漏斗。上界为枕骨基底部及蝶骨体,下接食管,是消化道最狭窄处;后壁借疏松结缔组织、椎前筋膜和椎前诸肌与颈椎相邻,前壁通鼻腔、口腔和喉。咽部可分为鼻咽、口咽和喉咽三部分。; 咽的分部;第5页/共172页;第6页/共172页; 咽 的 分 部; 顶壁与后壁交界处的淋巴组织称为腺样体(增殖体、咽扁桃体)。在儿童6-7岁时期最显著,10岁以后渐退化。鼻咽两侧有咽鼓管咽口,呈三角形,约距下鼻甲后端后方1cm。咽口后上方的隆起称咽鼓管圆枕,圆枕后上方的凹陷称咽隐窝,是鼻咽癌的好发部位。 ;二、口咽部: 硬腭水平面以下,舌骨水平面以上的咽部称口咽。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咽部 咽峡:上由悬雍垂和软腭游离缘、下由舌背以及两侧由腭舌弓和腭咽弓围成的环形狭窄部分。 腭舌弓和腭咽弓间有腭扁桃体,腭咽弓后方有纵行条状淋巴组织,称咽侧索。 ;第10页/共172页;舌背; 三、喉咽部: 舌骨延线以下为喉咽部,也称下咽。从会厌上缘到环状软骨下缘,逐渐缩小形如漏斗,下与食管相连。后壁与口咽部后壁连续,前壁为会厌,围成喉的入口。在喉入口的两侧的隐窝,为梨状隐窝。;第13页/共172页;咽 壁 的 构 造; 纤维层:又称腱膜层,主要由咽颅筋膜构成,介于粘膜和肌层之间,在后正中线形成咽缝。   肌肉层:分为咽缩肌组、咽提肌组和腭帆肌组。分别使咽腔缩小、咽喉上抬,开放食道入口、上提软腭,分隔鼻咽与口咽。   外膜层:又称筋膜层,覆盖于咽缩肌之外。由结缔组织组成,系颊咽筋膜的延续。;二、筋膜间隙: 1.咽后隙: 位于椎前筋膜与颊咽筋膜之间。隙内有疏松的结缔组织和淋巴组织。 上方:颅底 下方:第1、2胸椎水平面 两侧:以薄层筋膜与咽旁隙相隔 中间:由咽缝分为左右两部分;2. 咽旁隙: 位于咽后隙的两侧,左右各一,形如锥体,底下尖上。 上界:颅底 下界:舌骨大???水平面 内侧:以颊咽筋膜及咽缩肌与扁桃体相隔 外壁:下颌骨升支、翼内肌和腮腺包膜的深面 后壁:颈椎前筋膜 ; 茎突及其附着肌肉将咽旁隙分为前后两部。 前隙:较小,内侧与扁桃体毗邻,扁桃体炎症可扩散波及; 后隙:较大,有颈内动脉、颈内静脉、舌咽神经、迷走神经、舌下神经、副神经及交感神经干、颈深淋巴结上群。;第19页/共172页; 咽 的 淋 巴 组 织;咽部感染或肿瘤不能为内环淋巴组织所局限时,可扩散或转移到相应的外环淋巴结 颈深淋巴结 鼻咽 咽后淋巴结颈深上淋巴结 口咽 下颌角淋巴结 喉咽 甲状舌骨膜 颈内静脉淋 巴结;;第23页/共172页;二、腭扁桃体: 为咽淋巴组织中最大者。分为内侧面、外侧面、上极和下极。内侧面为鳞状上皮覆盖,粘膜上皮向扁桃体实质陷入形成6-20个隐窝,易为细菌、病毒存留,形成“病灶”。   腭扁桃体动脉均来自颈外动脉,分为腭降动脉、腭升动脉、面动脉扁桃体支、咽升动脉扁桃体支和舌背动脉。;扁桃体上隐窝;扁桃体隐窝;三、腺样体 又称咽扁桃体为一群淋巴组织,类似(上腭的)扁桃体,附着于鼻咽的后壁与鼻咽顶交界处,形似半个剥了皮的橘子,表面不平,有5~6条纵形沟隙,居中的沟隙最深,在其下端有时可见胚胎期残余的凹陷,称咽囊。腺样体出生后即存在,6~7岁时最显著,一般10岁以后逐渐退化萎缩。;腺样体;咽的血管及神经; 咽的生理学;第31页/共172页; ;一、呼吸功能: 调节温度、湿度及清洁功能。 二、言语形成(共鸣功能): 对语言形成和清晰度有重要作用。 三、吞咽功能: 吞咽动作可以分为三期:口腔期、咽腔期、食管期。 四、防御保护功能: 通过咽反射来完成。咽部的淋巴组织、粘液有抑菌、杀菌的作用。 ;五、扁桃体的免疫功能: 扁桃体生发中心含有各种吞噬细胞,同时可以制造具有天然免疫力的细胞和抗体。因此具有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功能。 六、调节中耳气压功能: 咽鼓管咽口反射性地开放,空气从咽鼓管进入中耳腔,使鼓膜内外的气压平衡,从而保证正常的听力。;咽 的 检 查 法;一、口咽检查 受检者自然张口,用压舌板轻压舌前2/

文档评论(0)

jianzhongdaho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