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产品化”人才培养模式-《考试周刊》(2014年24期).docx

  • 0
  • 0
  • 约小于1千字
  • 约 3页
  • 2023-06-11 发布于四川
  • 正版发售

论“产品化”人才培养模式-《考试周刊》(2014年24期).docx

  1. 1、本文档共3页,仅提供部分内容试读,阅读完整内容需要下载文档。
  2. 2、本内容来自版权合作机构,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龙源版权所有 论“产品化”人才培养模式 作者:王黎明 来源:《考试周刊》2014年第24期 摘 要: 高职高专类院校多由普通专科学校转化而来,经过几年的转型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但教学过程中仍存在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听的教学模式,更由于资金等原因,实践环境跟不上,导致学生毕业后竞争能力不强。因此,为提高学生毕业后的竞争能力,在校期间应增强教学效果,采取“产品化”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 产品化 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高专 教学模式 随着国家对高职高专类院校的重视,同时经过近年来高职高专类院校的不断转型,社会对高职高专类院校的认可度日渐提高。但普通高校的扩招、中职院校的种种优惠,高职高专处于两者的夹缝中,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学生的综合素质、就业率及就业质量,提升在社会的口碑,才能在夹缝中生存并不断壮大。 如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而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及就业质量?在教学中应摒弃旧的教学模式,大胆尝试并积极采取符合实际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产品化”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符合实际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所谓“产品化”人才培养模式,即将学校培养的学生作为学校这个产业的产品,学生的就业质量就是“产品”的质量,学生这种“产品”的质量成为检验学校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这样就克服了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难以评估的弊端。传统的教学质量评估通常为校内评估,学校依据教学计划,检验教学质量,主要是以高等教育的内部质量特征作为评价依据,即评价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在整体上是否达到学校规定的专业培养目标要求,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与培养目标是否相符。这种校内的教学质量评估实质上是自己评估自己,忽视社会对教学质量的评价,不能准确反映毕业生群体能否很好地适应国家、社会、市场的需求,存在“闭门造车”的弊端。而“产品化”人才培养模式正是一种社会对学校的评估,真正反映社会、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一、高职高专现状 1.“入口”现状。 “入口”即生源问题。目前高职高专类院校的招生通常有两类,一类是普通高中毕业生,这类学生以往是高职高专院校的优势学生。但近几年随着高校的扩招,这类学生的素质有所下降,更多表现为习惯于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敬畏老师的权威,只会听,不动脑,自主学习能力差,另外,高中阶段更注重应试教···试读结束

文档评论(0)

龙源期刊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龙源期刊网创建于1998年,是中国领先的人文大众期刊数字发行平台。全文在线的综合性人文大众类期刊品种达到4200多种,优质版权文章数量超过2500万篇,内容涵盖时政、管理、财经、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社会、科普、军事、教育、家庭、体育、休闲、健康、时尚、职场等全领域。

认证主体北京龙源网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IP属地四川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10113721412769J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