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整合的几点认识-《考试周刊》(2014年53期).docx

  • 0
  • 0
  • 约小于1千字
  • 约 3页
  • 2023-06-11 发布于四川
  • 正版发售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整合的几点认识-《考试周刊》(2014年53期).docx

  1. 1、本文档共3页,仅提供部分内容试读,阅读完整内容需要下载文档。
  2. 2、本内容来自版权合作机构,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龙源版权所有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整合的几点认识 作者:赵长海 来源:《考试周刊》2014年第53期 信息技术时代,学生接触到的多媒体信息越来越多,电视、电脑等多媒体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许多学生看电视看得入迷,打电脑游戏、上网聊天、冲浪,玩得乐不可支。面对学生这样的生活背景,阅读教学受到了严峻挑战,学生嫌阅读课趣味性不足,难度太大,信息量太少。下面,我就信息技术与阅读教学的整合实践,谈谈认识。 1.信息技术与阅读教学整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指出: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 信息技术与阅读教学整合,使信息技术的视听功能全部展现出来。它打破了传统媒体的限制,以随机性、灵活性、全方位、整体化的方式,把语文信息形象地呈现给学生,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平时上课,学生只能保持25分钟左右的注意力,而上信息技术与阅读教学整合课时,学生能在35分钟内高度集中注意力。如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时,我利用信息技术,让学生观看西沙群岛海底世界的录像。学生个个目不转睛地盯着大屏幕,连最不愿听课的学生也不例外,当看到“气鼓鱼”浑身长满刺又圆溜溜的样子时,他们激动地发出感叹,深深陶醉其中。信息技术运用多彩的画面与美妙的音乐创设情境,以光、电、声、像等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形象,入耳入目,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信息技术直观渗透,符合语文阅读教学规律 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语文教学标准指出语文训练和思想教育应该而且能够和谐统一。教材中编选的课文大都蕴含深厚的文化底蕴,揭示真善美的道德情感。利用这一教学资源,借助信息技术强大的生命力,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可在语文教学中更好地贯彻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在语文教学中适时应用信息技术,能改变传统语文读、说、背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试读结束

文档评论(0)

龙源期刊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龙源期刊网创建于1998年,是中国领先的人文大众期刊数字发行平台。全文在线的综合性人文大众类期刊品种达到4200多种,优质版权文章数量超过2500万篇,内容涵盖时政、管理、财经、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社会、科普、军事、教育、家庭、体育、休闲、健康、时尚、职场等全领域。

认证主体北京龙源网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IP属地四川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10113721412769J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