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阿克陶玛尔坎苏锰成矿带地质特征及成矿条件分析.docx

新疆阿克陶玛尔坎苏锰成矿带地质特征及成矿条件分析.docx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新疆阿克陶玛尔坎苏锰成矿带地质特征及成矿条件分析 ? ? 查斌 张连昌 张帮禄 摘 ?要:玛尔坎苏锰成矿带沿玛尔坎苏河上游分布,东西延伸超过40 km。该成矿带以石炭系细碎屑岩-碳酸盐岩沉积建造为主,属典型的海相沉积型锰矿。锰矿带含矿层位稳定,矿体厚度大(最厚30.61 m),品位富(平均品位24%~35%,最高68.5%),矿石矿物以菱锰矿为主,属于低铁中磷类型。综合分析认为玛尔坎苏锰成矿带形成于滨浅海环境,成锰期处于一种安静、还原的水体环境。锰质来源以深源物质为主,与火山活动、热水活动关系密切。 Key:阿克陶;玛尔坎苏;锰矿;地质特征;成矿条件 近年,在新疆阿克陶县发现了玛尔坎苏锰成矿带。该成矿带沿玛尔坎苏河上游分布,东西延伸超过40 km[1]。该成矿带以石炭系细碎屑岩-碳酸盐岩沉积建造为主,属于典型的海相沉积型锰矿。锰矿带含矿层位稳定,矿体厚度大(最厚30.61 m),品位富(平均品位24%~35%,最高68.5%),矿石矿物以菱锰矿为主,属于优质富锰矿石。由于该成矿带工作程度总体较低,对该成矿带地质特征及典型矿床进行研究,分析成矿条件并探讨矿床成因,有利于下一步找矿勘查工作。 1 ?地质背景 西昆仑地区处于青藏高原西北缘和塔里木盆地西缘,大地构造位于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的结合部,中生代以来处于特提斯构造与欧亚板块构造南缘的结合部,是横亘于中国中部巨型纬向构造带(昆仑-秦岭构造带,也有称之为中央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2]。玛尔坎苏锰成矿带处于西昆仑西北,西昆仑弧盆系和塔里木陆块结合部位(图1-b)。以烏赤别里山口-阿克彻依断裂为界北侧为塔中地层分区,南侧为西昆仑地层分区,以空贝利-木扎令断裂为界北侧为西昆仑地层分区,南侧为喀喇昆仑地层分区。塔中地层分区主要出露白垩系、古近系、新近系、第四系,其中白垩系为紫红色碎屑岩,古近系和新近系为碎屑岩夹碳酸盐岩,第四系主要为松散堆积物,局部出露下更新统西域组为碎屑岩。西昆仑地层分区主要出露石炭系、二叠系、第四系,其中下石炭统乌鲁阿特组为一套火山-沉积岩系[3],出露岩性主要为中基性火山熔岩、火山碎屑岩;上石炭统出露碳酸盐岩、碎屑岩、中基性火山熔岩和火山碎屑岩;二叠系出露中基性火山熔岩、火山碎屑岩、中级变质岩和碳酸盐岩、碎屑岩;第四系以河流沉积为主,少部分为松散堆积物,局部出露的下更新统西域组为碎屑岩。喀喇昆仑地层分区出露志留系、第四系;志留系主要出露碎屑岩、碳酸盐岩、浅变质岩;第四系主要为河流沉积物。上石炭统是区内锰矿主要赋矿层位(图1-a)。 成矿带处于塔里木成矿省-西南坳陷石油-天然气-煤-盐类(钾盐)-Pb-Zn带和昆仑成矿省-北昆仑 ? ?(裂谷带)Fe-Cu-Au-硫铁矿矿带结合部位,构造上属西昆仑昆北构造带玛尔坎苏晚古生代弧后裂谷盆地[4],断裂和褶皱构造发育,断裂主要呈近EW向,主要断裂有乌赤别里山口-阿克彻依断裂(江布布拉克断裂)、空贝利-木扎令断裂,为区内主要构造单元的边界断裂。受持续承接的陆内俯冲挤压应力作用,区内发育与区域主构造线方向大体一致的断裂和褶皱组合,并呈现多期次、不同层次、不同性质且相互叠加改造的特点,成矿地质条件优越。 2 ?成矿带特征 玛尔坎苏锰矿带位于玛尔坎苏河上游,近EW向沿岸两侧分布,出露长度超过40 km,赋矿地层为上石炭统喀拉阿特河组,发育浅海陆棚、盆地边缘沉积环境的岩石组合,自东向西具典型海进沉积特征。锰矿层严格受含锰岩系层位控制,矿带总体具有两端含锰岩系稳定、厚度大、矿化强,中间含锰岩系断续出露、厚度小、矿化弱的特征。表明矿床形成于浅海-滨浅海的还原水体环境。该矿带大地构造位置处于西昆仑弧盆系和塔里木陆块结合部位,由于喜马拉雅运动,南天山地块和昆仑造山带自南北两侧向喀什凹陷发生对冲,在西昆仑前陆逆冲区形成一系列南倾北推的逆冲断裂和轴面总体南倾的背向斜构造,局部发育北倾南推的逆冲断层,组成反冲和对冲的断层组,这些断裂和褶皱总体呈近EW向,与区域构造线方向一致。受持续承接的陆内俯冲挤压应力作用,区内发育与区域主构造线方向大体一致的断裂和褶皱组合,并呈现多期次、不同层次、不同性质且相互叠加改造的特点。含锰岩系沿晚古生代弧后盆地分布。新构造运动对区内的锰矿则主要为改造和破坏作用,大量的断层和褶皱组合致使矿体发生位移和形态改变。受后期青藏高原向北俯冲-碰撞影响,西昆仑被严重挤压,玛尔坎苏地区整体发生推覆,使晚石炭世含锰岩系发生大规模褶皱,形成背斜及倒转向斜为主的构造。矿体受后期构造影响,与顶、底板含碳灰岩的接触带多发生滑脱、碎裂,并在菱锰矿裂隙形成水硅锰镁矿、红锰铁矿、水锰矿、硫锰矿、锰方解石 ? (脉)、蔷薇辉石等。玛尔坎苏锰矿带中火山岩、侵入岩较发育,火山岩广泛分布于石炭系、二叠系中,含锰岩系中发育很多火山岩和凝灰岩夹层

文档评论(0)

布丁文库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 重庆微铭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属地浙江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500108305191485W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