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家事诉讼研究导论.docx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新疆家事诉讼研究导论 ? ? ? ? ? ? ? ? ? ? ? ? ? ? ? ? ? ? 婚姻家庭关系是文化差异明显的社会现象,因此婚姻家庭纠纷(以下简称“家事纠纷”或“家事案件”)处理及相关研究绕不开纠纷的文化逻辑。新疆是离婚现象高发地区,1949年以来该地区离婚率及离婚人口占比一直高居全国各省份之首。在新疆,婚姻家庭关系与社会变迁、文化实践、族际交往等问题密切相关。新疆家事诉讼研究在理论层面与实践层面均值得关注。 作者本人对新疆婚姻家庭问题的关注,缘起于2012年5月在和田地区支教期间本人与一位初任法官的交流。在录入卷宗信息时,这位法官发现,当地二十余岁的当事人占比较高,且很多人有婚史,新疆各地的婚姻家庭关系就这样进入了本人的关注视野。专业兴趣所至,本人的研究素材是人民法院审理的婚姻家庭纠纷案件。此后三年,本人一直从事新疆婚姻家庭纠纷案件审理的司法调研工作。故有必要在导论部分详细介绍新疆家事诉讼问题的由来、三阶段调研工作的进展、研究的理论基础与分析工具以及“进”与“出”、“小”与“大”不断转化的研究角度。既是为了在即将结束新疆家事诉讼问题研究时对作者本人一个阶段的科研经历作一小结,也是为了读者阅读的便利。 一 问题由来与三阶段司法调研 近三十年来,因新疆离婚率及离婚人口占比[1]一直高居全国各省份之首,[2]故而该地区婚姻家庭问题引起了较高的学术关注度。但在有关新疆婚姻家庭关系的研究文献中,仅就新疆两大少数民族群体——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而言,存在着极为明显的关注差异与关注失调问题。第一,有关维吾尔族的研究文献较多,直接以哈萨克族婚姻家庭关系为篇名或主题的研究文献数量较少。第二,有关维吾尔族的大量文献更多关注婚姻解体,有关哈萨克族数量有限的研究文献更为关注婚姻缔结。第三,有关维吾尔族的文献多集中于对早婚、多子女、高离婚率、高再婚率等现象的描述记录及原因分析,倾向于“传统”话题。有关哈萨克族的文献多是在研究该族群生产方式、生计方式、社会组织变迁等问题时,附带提及婚姻家庭关系,且倾向于“变迁”话题。整体看,新疆婚姻家庭领域研究较为单一,这既表现在研究对象选择上,如对维吾尔族婚姻家庭关系现状描述、原因分析、统计分析的文献较多,哈萨克族文献较少,新疆汉族婚姻家庭关系几乎没有研究文献;也表现在研究角度上,人类学和社会学文献数量较多,人口学也有部分成果,但法学研究文献较为稀少。 (一)第一阶段调研未获解的问题 2011年9月至2012年6月,作者本人在和田地区教育学院支教。2012年5~6月,支教工作即将结束时,本人查阅了2011年、2012年两个年度和田市法院、和田县法院共240起离婚案件卷宗(包括汉族案件),以及200件民政登记离婚案件资料,并访谈了部分承办人。2012年7月,本人在阿勒泰市完成了诉讼离婚与登记离婚的案卷阅读、信息录入和统计工作,查阅资料包括2011年、2012年两个年度共计100起哈萨克族离婚案件卷宗和200件民政登记离婚案件档案。2012年9月,本人在乌鲁木齐市天山区法院完成了2011年度、2012年度离婚诉讼卷宗(各100卷,共200卷)阅卷与诉讼信息录入工作。 在这一阶段的调研工作中,本人积累了一些调研资料和经验,并对相对陌生的和田地区、阿勒泰地区的地域文化和审判工作有了进一步了解。其间本人与三地法院从事家事纠纷审判工作的法官相互熟悉交流,为继续调研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加之在和田市与阿勒泰市,本人都有熟悉的朋友,即使要入住绿洲的黄泥小屋或草原牧场的毡房,也不需要本人与每户成员进行一番大的“文化震动”和磨合,便可适应对方的生活习惯。第一阶段调研工作也产生了诸多疑问,有待进一步思考,这些问题是本人研究的动力来源。 1.同是崇尚黄金、财富外在化的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在聚居区内很早以来他们就有把黄金当作一种储蓄、打制成首饰戴在女性身上的习惯,这既便于携带和收藏,又适应社区情理中的攀比心理。[3]在新疆各民族中,为何维吾尔族离婚率居高不下,而哈萨克族离婚率却相对较低?在新疆各地州(市)中,为何和田地区离婚率最高,而阿勒泰地区却始终较低?[4] 2.同是穆斯林,为何哈萨克族男性酗酒是最主要的离婚原因;而维吾尔族却主要是新婚者感情不和、婚姻家庭与出生家庭间的矛盾以及家庭经济纠纷? 3.同是大家庭或家族发挥着重要影响,为何哈萨克族父母及其他亲友在当事人离婚问题上极力反对、力劝和好会起到一定的阻却离婚的作用;而维吾尔族父母及其他亲友对当事人离婚一事却阻止力有限?作为社会评价因素,地域性婚姻家庭文化对婚姻解体排斥性与宽容度的影响如何? 4.同是多民族聚居的城区,为何在阿勒泰市、乌鲁木齐市天山区有一定比例的跨族婚姻(两地跨族离婚诉讼当事人均占当事人总数的1/10左右,且有各个年龄段的当事人);而在和田却极为

文档评论(0)

布丁文库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 重庆微铭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属地重庆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500108305191485W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