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行考试行情行史.docx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PAGE PAGE 2 中国银行行情行史 一、简介 中国银行是中国持续经营时间最久的银行。 1912 年 2 月正式成立,先后行使中央银行、国际汇兑银行和国际贸易专业银行职能。 1949年以后,长期作为国家外汇外贸专业银行,统一经营管理国家外汇,开展国际贸易结算、侨汇和其他非贸易外汇业务。 1994年改组为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全面提供各类金融服务,发展成为本外币兼营、业务品种齐全、实力雄厚的大型商业银行。 2006 年率先成功在香港联交所和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成为国内首家“A+H”上市银行。 中国银行是 2008 年北京夏季奥运会和 2022 年北京冬季奥运会唯一官方银行合作伙伴,是中国唯一的“双奥银行”。 2011 年,中国银行在新兴经济体中首家入选并在此后连续 10 年入选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国际地位、竞争能力、综合实力已跻身全球大型银行前列。 2021年开始,伴随“十四五”规划拉开帷幕,中国银行将与国家发展同步,踏上自身改革发展新阶段,全面开启建设全球一流现代银行集团新征程。 中国银行是中国全球化和综合化程度最高的银行,在中国内地及境外 61 个国家和地区设有机构,中银香港、澳门分行担任当地的发钞行。中国银行拥有比较完善的全球服务网络,形成了公司金融、个人金融和金融市场等商业银行业务为主体,涵盖投资银行、直接投资、证券、保险、基金、飞机租赁、资产管理、金融科技、金融租赁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服务平台,为客户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 中国银行是拥有崇高使命感和责任感的银行。纵观 109 年的发展历程,中国银行始终秉承追求卓越的精神,为社会谋福利、为国家求富强,将爱国爱民作为办行之魂,将诚信至上作为立行之本,将改革创新作为强行之路,将以人为本作为兴行之基,树立了卓越的品牌形象,得到了业界和客户的广泛认可和赞誉。 面对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中国银行作为国有控股大型商业银行,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新发展格局,担负“融通世界、造福社会”的崇高使命,践行“卓越服务、稳健创造、开放包容、协同共赢”价值观,激发活力、敏捷反应、重点突破,奋力建设全球一流现代银行集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4小时客服热线:95566。 二、发展战略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之年。本行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新发展格局,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发展和安全,聚焦服务实体经济,持续着力发展科技金融、普惠金融、绿色金融、跨境金融、消费金融、县域金融、财富金融,激发活力、敏捷反应、重点突破,加快建设以国内商业银行为主体、全球化综合化为两翼的战略发展格局,奋力建设全球一流现代银行集团。 一是服务国家大局,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优质信贷投放,深化投、贷、债、股、保、租联动。服务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充分发挥重点地区的引领带动作用。服务扩大内需战略,完善与消费新业态相适应的产品服务体系。服务人民共同富裕,持续强化普惠金融服务,主动融入乡村振兴战略,加大县域经济支持力度。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支持企业“高质量引进来”和“高水平走出去”。服务生态文明战略,助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2021年本行中国内地人民币贷款预计增长10%左右。 二是优化布局谋篇,提升全球竞争力。坚持系统观念,统筹推进国内商业银行、全球化、综合化业务发展,加快建设“一体两翼”战略发展格局。充分发挥重点地区、重点业务的带动作用,扎实提升境内业务市场竞争力。统筹境外机构经营与境内机构国际业务发展,提升国际化运营和全球一体化服务水平,扎实推进境外业务稳健发展。加快推动客户整体营销、产品协同开发和渠道共享,扎实提升综合化服务水平。 三是强化基础能力建设,加快推进创新转型。加快企业级架构构建和科技体制变革,深化科技与业务融合,有效提高科技响应速度和产出效能。持续推进创新驱动,深入推进产品创新管理体系建设,加强创新研发和成果应用。持续推动场景生态建设,逐步推动由局部试点向全面铺开转变,提高市场反应与内部管理的敏捷能力。持续强化数据治理和数据赋能,建立覆盖外部客户和内部员工的数据运营体系。持续深化智慧运营与网点转型,加快实现网点定位向客户关系维护、专业产品销售、场景生态支撑的转变。 四是坚持底线思维,有效防范化解风险。加快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切实增强风险管理的系统性、协同性、前瞻性,提升自动化、智能化风控能力,推动风险管理为业务赋能、为基层减负。强化信用风险管理,持续加强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和重点客户的风险管控,保持资产质量稳定。

文档评论(0)

醋醋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打工人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