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手机管理告家长书.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于加强学生手机管理致家长的一封信 尊敬的家长:您好!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收入水平的提高,手机在学生群体中愈发普及,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导致部分学生沉迷于网络和游戏,导致孩子视力下降等诸多问题,加强学生手机管理工作刻不容缓。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教基厅函〔2021〕3号)要求。为全面贯彻上级文件精神,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切实形成小学生手机规范管理的长效机制,马甲中心小学现发布《关于“加强学生手机管理”致家长的一封信 》,希望广大家长极力配合学校落实此项工作。 手机本是方便沟通联系的工具,现实中却成了一些孩子沉迷的“游戏机”“聊天器”“手中宝”。尤其在双休日、节假日,学生以手机搜题、作业打卡为由,长时间打游戏、上网、刷视频、看电子书、QQ和微信聊天等屡见不鲜,现在甚发展到课堂上学生也会利用手机(电话手表)查找答案,给儿童身心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另外,手机具有强辐射,手机辐射会对未成年学生脑部神经造成损害,轻者引起头痛、记忆力减退和睡眠失调,重者可能导致神经衰弱、脊柱骨关节退变、脑脊液外漏等病患。个别学生利用手机结交、联系社会不良青年,甚至误入歧途。抓好小学生手机管理,做好预防小学生过早近视、沉迷网络和游戏教育引导工作,事关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一、手机的不良影响 1.视力下降。我国近视发生率已经达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5倍,青少年近视发生率更是高达50%至60%。近视人数连年攀升,已经成为影响我国人民健康的重要问题。经常玩手机,对眼睛的危害是很大的,往往会造成孩子的假性近视,同时也可能引发很多其他的眼部疾病。 2.腐蚀心灵。青少年正处在成长的关键期、学习的黄金期和生理、心理的躁动期,加上好奇心强、自我控制能力弱,比成年人更容易受到手机色情的诱惑,进而沉迷其中。互联网和手机媒体上大量传播的淫秽色情和低俗信息,严重败坏社会风气,污染社会环境,危害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3.身体虚弱。高中时学生身体发育的关键阶段,需要运动增强体魄,一旦沉迷于网络世界,长时间低头看手机,使新陈代谢、正常生物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身体虚弱,抵抗力下降;还会影响头脑发育,导致神经紊乱、紧张性头疼,甚至导致死亡;长时间地玩手机上网,忘掉周边的生活、亲人,很容易诱发他们青春期自闭症、青春期孤独症等心理疾病;还会出现过度依赖网络症,导致注意力、记忆力下降,导致抑郁、焦虑等情绪问题;网络成瘾者还会出现偷窃、伤人等过激行为。 4.性格冷漠。拥有手机的学生往往建多个群,每个群里都有好多同学,聊得不亦乐乎。甚至互传作业答案,互相介绍玩游戏的经验,却和家人交谈得少了。上网会使孩子变得越来越孤僻,不愿与外界交往,性格也越来越怪异,整日沉迷在网络虚玄世界,迷迷忽忽。对学校组织的活动不感兴趣,就是体育课和大课间活动也不想参加。周末或假期,父母想着跟孩子多说几句话,可很多孩子却喜欢三五成群在奶茶店玩手机、打游戏。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会让多少父母感到一些悲凉。 5.影响思维方式与逻辑思考能力。有些学生会依赖手机搜题,遇到难题,经常不经思考就利用手机查阅答案,这种学习方式会让学生不主动思考,久而久之会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不利,成绩下滑。 6.引发安全问题。手机的社交功能强大,部分学生使用智能手机后,交际范围迅速扩大,朋友圈也由校内扩展到校外,学生很有可能交到不良朋友,给学生的安全带来隐患。学生用手机建群立派,一旦与同学产生纠纷,一呼百应,极易发生群架等行为。而且有手机也方便了结交男女朋友,不仅没好结果,反而容易产生感情纠纷,导致欺凌暴力事件的发生。 为了确保孩子在校高效学习,规范学生日常行为管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需要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加强监督,有效管理。家长对孩子使用手机情况要承担起监督的职责,希望广大家长能够行动起来,监督孩子使用手机情况,合理限制您的孩子使用手机时长。上学时,请限制孩子不将手机带入校园。 2.积极沟通,增进交流。家长要营造和美家庭,关注孩子心理健康,做好孩子情绪的观察,积极化解各种心理问题,走进孩子心灵,增进亲子之情,防止孩子因为情感缺失等原因而沉迷于网络和手机游戏。 3.培养兴趣,全面发展。家长可以注重培养孩子的课外特长,如球类运动、乐器、书法等;鼓励孩子每天坚持锻炼,强身健体,磨炼意志;积极引导孩子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实践活动或社会公益活动;指导孩子劳逸结合,保持良好的生活规律和学习习惯。通过丰富课外活动可以预防孩子沉迷于手机,也可以帮助孩子获得成就感,促进孩子健康发展。 4.榜样引领,言传身教。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也是最重要的老师。家长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科学合理使用手机,尽量不在孩子面前玩手机,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

文档评论(0)

尤利西斯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