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采巷道支护技术探索与实践.docx

回采巷道支护技术探索与实践.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 回采巷道支护技术探索与实践 ? ? 林世豪,王世潭 (龙岩学院资源工程学院,福建龙岩364012) Summary:通过对福建煤矿回采巷道的支护现状剖析,指出了回采巷道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常见几种支护方式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情况,提出锚网联合支护的方案。试验表明,锚网联合支护改变传统的被动支护为主动支护,改善了围岩力学性能和结构,提高了围岩的整体承载能力和稳定性,支护效果好,能满足回采巷道的支护要求。 Keys:回采巷道;支护方式;锚网联合支护 G642.0 :A :1674-9324(2014)29-0209-02 福建煤矿地质条件复杂,90%以上为小煤矿,长期以来煤矿开采及支护技术都比较落后。主采煤层多为倾斜、急倾斜薄煤层,稳定性差,全省85%以上煤层出现褶曲、断层、鸡窝煤、压薄带等现象,多属不稳定煤层。由于煤层的赋存条件变化大,造成矿井地压大,围岩破碎,采准巷道受顶板来压、侧压、底臌等影响,巷道冒顶事故多发,并有上升趋势,严重影响煤矿的正常和安全生产。而且在煤矿生产矿井中,存在着大量的回采巷道,而这些巷道又大多属于煤巷和半煤岩巷,这些巷道过去都是采用传统的棚式支护,而这种支护方式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现代煤矿生产的需要了。因此,在生产过程中经常出现煤层巷道变形、顶板冒落、巷帮脱落等维护困难现象,造成一些巷道顶板事故的发生。随着矿区向深部延伸,顶板压力不断增大,煤巷支护困难的问题更加突出,因此,改革煤巷支护方式是当务之急,对回采巷道支护技术的应用研究,在煤巷掘进中选择合理的支护方式,这对促进煤矿安全生产、提高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回采巷道支护存在的主要问题 福建煤矿由于地质条件及煤层赋存条件复杂,井型小,采掘机械化程度低,长期以来开采及巷道支护技术都比较落后,在回采巷道支护上大部分煤矿还采用落后的木棚和工字(U型)钢棚支护。回采巷道由于围岩条件较差且受采动影响严重,通常围岩变形量较大,必然导致支架变形、损坏严重、巷道支护和维修劳动量大而繁重。表现在巷道维修周期短和断面缩小严重上,有的巷道维护量达到原来长度的几倍,以至于使巷道断面难以满足行人、通风、运输等正常生产需要。采用木支护经常会造成支护滞后,甚至空顶,时常给安全带来不利的影响。同时由于巷道两帮成形不好(未对两帮实行光爆),造成两帮凹凸不平,难以刷齐,不能做到棚腿贴紧岩面,使围岩在自由状态下变形、破坏,导致滑移线外移,破坏范围加大,造成巷道两帮出现片帮及大面积滑落。 二、回采巷道支护形式分析 1.棚子支护。棚子支护是回采巷道传统的支护方式,其中包括木棚子和工字钢棚、U型棚支护。木棚由于木材资源紧缺、成本高及其存在严重的支护缺陷已很少采用。目前在我省采用最多的是工字钢棚、U型棚支护,但这种支护方式在支护初期由于巷道成形差,超挖严重,加上背顶背帮不严,缺乏初撑力,容易使围岩破碎、离层,属于“被动”支护方式[1]。如前所述这种支护方式并非回采巷道理想的支护方式。 2.锚杆、锚网支护。锚杆支护的实质是锚杆与锚固区域的岩体相互作用而组成锚固体,形成统一的承载结构,利用围岩的自承能力将载荷体变为载体[2]。在巷道支护中,锚杆支护与棚式支护相比,表现在支护由“被动”支护变成“主动”支护,具有明显的技术经济优越性。在回采巷道支护时,由于巷道围岩松散且受采动影响,致使巷道围岩的裂隙增加,如果锚杆锚固力下降或紧固不及时,会导致围岩变形加大,裂隙增加并向围岩深部发展,两帮煤体脱落承重体外移,顶板相对出露面积加大引起顶板下沉、破坏,因此用单一锚杆结构难以满足巷道支护的要求。在这样的巷道中要求支护具有较高的支撑能力和较大的抗变形能力,要求支护结构有较大的可塑性、柔性和可缩性[3]。金属网改善了以往点锚杆的支护方式,增加了锚固挤压的全面积,使围岩表面破碎圏完整化,托板紧贴着煤壁,能保护表面岩、煤体,防止松动位移,片帮脱落,相同条件下增强了巷道抵抗破坏的能力[4]。故而此类巷道一般不宜采用单一的锚杆支护,其支护结构必须以锚杆为主,才能保证支护的效果。 三、锚网联合支护技术应用 1.巷道地质条件。试验巷道丰海煤矿203 采区+100C5南运巷为半煤岩巷,C5煤层为主采煤层以单斜构造为主,煤层倾角21°~40°,平均在30°左右,煤层平均厚度为1.2m,属于倾斜煤层,倾角比较稳定,单斜构造,煤层中软,局部变厚时较松散。顶板为粉砂岩,层面薄层互层,层理发育,易风化、脱层,节理裂隙也比较发育,向上为粗粉砂岩或细砂岩,厚度约4 米,顶板坚硬稳定,底板为粗粉砂岩或细砂岩,岩性坚硬,厚度约2.0m,含较多植物碎屑化石,底板较完整。煤层结构简单,煤层及围岩无淋水。+100C5南运巷断面形状为梯形,掘进断面积为5.4m2。 2.支护方案设计。前述+100C5北运巷顶板类似于复合顶板易离层,

文档评论(0)

科技之佳文库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科技赋能未来,创新改变生活!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1073104000017
认证主体重庆有云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浙江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50010832176858X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