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长极理论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增长极理论 目 录CONTENTS123增长极理论增长极在青岛旅游规划中的体现增长极理论在山东旅游规划中的体现 1增长极理论一.由法国经济学家佩鲁在1950年首次提出的,该理论被认为是西方区域经济学中经济区域观念的基石,是不平衡发展论的依据之一。增长极理论认为:一个国家要实现平衡发展只是一种理想,在现实中是不可能的,经济增长通常是从一个或数个“增长中心”逐渐向其他部门或地区传导。因此,应选择特定的地理空间作为增长极,以带动经济发展。在此理论框架下,经济增长被认为是一个由点到面、由局部到整体依次递进,有机联系的系统。其物质载体或表现形式包括各类别城镇、产业、部门、新工业园区、经济协作区等。二.狭义经济增长极:有三种类型,一是产业增长极,二是城市增长极,三是潜在的经济增长极。三.广义经济增长极:意谓凡能促进经济增长的积极因素和生长点,其中包括制度创新点,对外开放度、消费热点等等。所以增长极理论在旅游业中同样适用 增长极理论1四.基础理论经济空间理论:佩鲁增长极理论的出发点是一种有别于地理空间的抽象的“经济空间”概念。他将经济空间概念定义为:存在于各经济要素之间的经济关系。”并将经济空间划分为三种类型:按计划界定的经济空间,按力场界定的经济空间和匀质空间。和增长极理论关系最密切的是第二类空间,及力场空间。佩鲁从力场的中心确定了增长极:增长在这里出现,并将其增长扩展到经济的其他部分。支配效应理论:在大,小经济单位之间由于相互间的不平等影响,以及其中有的单位能对其余单位强行推行它们的战略而形成一种不对称关系,这种不同经济单位之间所产生的“不可逆的或是不对称的影响”即被称之为支配效应。支配性单位一般都是比较重要的经济部门。增长极就是具有支配效应的经济单元。产业关联理论:与熊彼特的创新理论一起构成增长极理论的两大基石。?熊彼特创新理论:佩鲁与熊彼特一样,坚持认为企业家制度和创新是经济和社会的推进力量。①②③④ 2增长极在青岛旅游规划中的体现战略布局紧紧围绕城市空间布局战略调整,牢牢把握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特征,实施三城两线旅游发展布局,统筹南北区域旅游一体化和海陆旅游互动发展,着力解决沿海一线旅游拥堵、北部旅游边缘化问题,推动海洋旅游突破与发展,形成三主城集散联动、两轴带辐射带动、四片区集聚发展的大青岛旅游发展新格局。 2增长极在青岛旅游规划中的体现(一)三城。依托青岛市东岸、西岸、北岸三主城城市设施,建设东部、西部两大休闲度假集群和北部现代新兴旅游集群,合理布局住宿、购物、娱乐、旅游集散等旅游设施,打通海上旅游联线,三城集散联动,构筑三足鼎立的海湾型旅游中心格局。(二)两线。围绕全市旅游资源分布特征,发展滨海休闲度假轴带和大沽河生态旅游轴带,两线辐射带动,为旅游业发展提供动力源泉。 滨海休闲度假轴带,重在挖掘东岸主城区传统滨海旅游潜力,拓展西海岸、胶州湾北部、蓝色硅谷核心区至即墨的滨海旅游发展新空间,发展大规模、集约化的旅游项目,打造黄金海岸旅游带,辐射带动全市旅游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大沽河生态旅游轴带,结合大沽河综合治理,打造生态旅游的长廊、北部旅游特别是乡村旅游的产业聚集和辐射带,大力发展生态游、体育游、文化游、农业游和休闲度假游等特色旅游产品体系,成为加快青岛北部新型城镇化步伐的助推器和旅游惠民富民的民生工程。 (三)四片区。集聚发展胶州、即墨、平度、莱西四大片区,成为全市旅游大格局的重要部分。 2增长极在青岛旅游规划中的体现分区定位:东岸主城:海滨旅游城市中心区和历史文化旅游区西岸主城:休闲度假拓展区北岸主城:现代新兴旅游业态拓展区 胶州旅游片区:民俗文化、生态旅游和滨海度假旅游区即墨旅游片区:海洋温泉度假和历史文化旅游区平度旅游片区:历史文化、山林生态、乡村休闲、度假养生旅游区 莱西旅游片区:休闲度假、休闲体育和乡村旅游区 3增长极在山东旅游规划中的体现沿海七市:青岛,烟台,威海,日照,东营,滨州,潍坊一区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三带 (1)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产业带 (2)胶东半岛 高端产业带 (3)以日照为中心的鲁南临港产业带中心城市主导:青岛(带动山东省东部如烟台,潍坊,日照,临沂) 济南(带动山东省中西部如德州,滨州,莱芜,泰安,济宁,聊城)两市的辐射范围几乎覆盖了整个山东省 3“全面开放,重点突破,梯次推进,东西结合,加快发展”外向型战略方针:以青岛为龙头,烟台,威海,日照为前沿,自东向西依次推进的对外开放格局。以东带西,共同发展旅游发展,以济南和青岛为增长极发展,济南带动山东省中西部地区,青岛带动东部地区。在东部地区,又有烟台,潍坊,日照,临沂作为小增长极带动周边地区发展;中西部则有德州,滨州,莱芜等等小增长极带动周边地区发展。同时开发沿海旅游带,以沿海七市作为优先增长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9****254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