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必修二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ppt

高一语文必修二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ppt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姓氏文化 收集504个姓 444个 复姓66个 “姓”的来源 “姓”的原始含义? 姓是源于同一女性始祖的族属共有的名称 最早的古姓,几乎都有一个“女”字偏旁,如“姬”、“姜”、“姚”等。 “姓”的来源 1.自己出生和成长地的名称 “姓”的来源 2.群体崇拜的图腾的名称 《百家姓》中的熊、牛、梅、李、花、石等姓都与上古氏族图腾有直接的关联 古代姓氏图腾 姓氏的发展 姓氏的发展 1.国名为姓氏 周文王的儿子管叔封于管国,周武王的儿子唐叔封于晋国,于是前者成了管氏的始祖,后者成了晋氏的始祖。 鲁、卫、蔡、韩、齐等 姓氏的发展 2.以封地为姓氏 崔、卢、范等 与周王室分封诸侯相似,诸侯又赐给从属自己的卿、大夫可以世袭的封地,这些卿、大夫便以封地之名为姓氏 姓氏的发展 3.以居住地为姓氏 城、池、关、东郭等 有的氏族迁徙到新的居住地后,便以所居之地为姓氏。郑大夫子产居住在东里,其子孙于是以“东里”为姓氏 姓氏的发展 4.以祖父的字或名为姓氏 金、孔、董、袁、展等 周代的制度规定,诸侯国君的玄孙不得再称公孙,而应以其祖父的字为姓氏 姓氏的发展 5.以排行次第为姓氏 伯、仲、叔、季 商代孤竹国的国君姓墨胎,名元。他排行老大,死后得谥号为夷,所以又被称为伯夷。伯夷曾与弟弟叔齐一道劝阻武王伐纣,武王灭商得了天下,兄弟俩耻于吃周朝的粮食,跑到首阳山躲起来,最后饿死在那里。伯夷死后,他的后代便以其排行伯作为自己的姓氏。 姓氏的发展 6.以官爵、册封为姓氏 史、军、司徒、司马、公、侯等 受到封爵或册封是很值得荣耀的,所以后人便把官爵或者册封的称呼拿来作姓氏 姓氏的发展 7.以技艺为姓氏 算卦的姓卜 杀猪宰羊的姓屠 唱戏的姓优(古时称唱戏的艺人为倡优、优伶) 有些从事某一专门技艺的家族,干脆就以自己的职业为姓氏 姓氏的发展 8.以德行为姓氏 晋国赵衰跟随公子重耳颠沛流离十九年,最后辅佐他回国登基。赵衰不仅对公子重耳,而且对一般人也是像冬天里的的太阳一样温暖,于是他的后裔就以“冬日”为姓氏 。 汉代的淮南王英布,年轻时犯罪,被处以脸上刺字的刑法,这在当时叫做黥刑。他的后代不仅不忌讳这一点,反而以“黥(qing)”为姓氏。 节日文化 示 例 清明节:哀思悼亡,清明时节雨纷纷。    杏花村里酒飘香,清明时节人断肠 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一缕英魂万年传. 龙舟竞发千帆舞,汨罗江畔吊屈平。    中秋节:把酒赏月,千里共婵娟。 月儿圆,桂花香,时时刻刻思故乡。 传统节日之一:春节 春节是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除夕晚餐最为丰盛,举家欢聚,尽情吃喝。晚上,人人将脚洗干净(寓可有好运气),年长者给年幼者“压岁钱”,年轻人守岁到深夜,零点钟声敲过,竞相燃放烟花爆竹,辞旧迎新。大年初一,赶早贴春联(或头天贴好),放鞭炮,穿新衣。早点吃蒸糕,中饭吃汤圆(俗称圆宵)或饺子,饭后皆出门玩耍。不少村寨耍龙耍狮子、唱花灯。   传统节日之二:清明    清明节为农历四月五日。清明祭祀坟墓的俗例,自汉相沿承袭,以后普及民间,这一天,家家户户的孝子贤孙都要到郊外祭祖扫墓。     踏青是陪衬清明的副节目,扫墓之余,一家大小因利趁便,就在山野间游乐一番,顺手折支柳枝戴在头上,等到入暮回家。   传统节日之三:端午       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拴五色线、挂香包、饮雄黄酒。   端午节的第一个意义就是纪念历史上伟大的诗人屈原。         传统节日之四:七夕        旧时民间七月七日是一个很热闹的节日,当时对这一天兴趣最大的,还是年轻女子。她们穿新衣,拜双星,并乞巧。   穿针乞巧是七夕中女儿们的节目之一,据说在汉代已经盛行。    还有一种游戏节目是七位姑娘互相邀约,结伴在七夕之夜的园庭,各以巾帕遮目,然后仰首向天,面对牛郎织女星,根据所看到的景象预卜自己的终身大事。   传统节日之五:中秋        八月十五日是秋天的正中,所以被称为中秋或仲秋。     早在三代时期我国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到了周代,举行迎寒和祭月。在唐代,中秋赏月颇为盛行。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晚上,有赏月、游湖等活动。今天,月下游玩的习俗,已远没有旧时盛行。但设宴赏月仍很盛行。       传统节日之六:腊八   腊月最重大的节日,是十二月初八,古代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   从先秦起,腊八节都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据说,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成道之日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琴声悠啭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可代下一些平台文档,价格优惠,有需要的朋友可私信留言。

认证主体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