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清明节缅怀先烈主题班会课件.pptx

绿色清明节缅怀先烈主题班会课件.pptx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传统节日清明缅怀先烈主题班会— 清明融于情 红色润于心 4.5清明节缅怀先烈传承美德 汇报:XXX 时间:202X/XX 目 录 01/清明节起源 02/清明节习俗 03/清明节诗词 04/缅怀先烈 感恩孝亲 清/明/融于/情 红/色/润/于/心 第一部分 清明节起源 它不仅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人的节日。 也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 更是一个远足踏青,亲近自然,催护新生的春季仪式。 清明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 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 晋公子重耳流亡在外,途中饿晕,臣介子推割下大腿的肉给他吃。后来公子重耳成为晋文公,封赏忠臣忘了介子推。 当重耳想起时,介子推却不愿再做官,背着母亲隐居在绵山。 清明节源自春秋时期 清/明/融于/情 红/色/润/于/心 第二部分 清明节习俗 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 因此,自古以来,中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 插 柳 “燕子来时春社,梨花落后清明。”每年公历四月五日是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由于节期很长,有十日前八日后及十日前十日后两种说法,这近二十天内均属清明节。每逢此节,人们都要到先人墓前祭奠,以寄托缅怀思念之情。 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风筝,夜间也放。 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象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还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斗鸡是以善打善斗而著称的珍禽,又名打鸡、咬鸡、军鸡。 两雄相遇或为争食时,或为夺偶相互打斗时,可置生死于度外,战斗到最后一口气。是供竞赛和娱乐用的鸡品种。 斗鸡游戏起源于亚洲。中国是世界上驯养斗鸡的古老国家之一。 唐代的文学家韩愈曾用诗描写斗鸡的场面:“裂血失鸣声,啄殷甚饥馁,对起何急惊,随旋诚巧绐。” 暖菇包 客家人有句老话,叫“清明前后吃艾粄,一年四季不生病”。艾粄是清明节客家人必备的传统小食。首先是将采摘回来的鲜嫩艾草洗净,放锅中煮熟后捞起,沥干水份,煮艾草的水要保留备用。然后将煮熟的艾草剁成草泥,草泥剁得越细越烂越好。艾草泥剁好后,用煮艾草的水,加上糯米粉一齐和拌成团。然后把准备好的芝麻、眉豆、花生等馅料包进面团里,再封口捏成圆形、长形等形状,放入锅中隔水蒸15-20分钟后即可出炉。 另外,关于清明食俗,不能不提到畲家的“乌稔饭”,因为闽东是畲族聚居地。 每年三月初三,畲族人家家户户煮“乌稔饭”,并馈赠汉族的亲戚朋友,久而久之,当地的汉族人民也有了清明时食“乌稔饭”的习俗。 特别是枯荣县民间,每年都须用“乌稔饭”祭祀,可见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民族和睦相处的大家庭。 乌稔饭 已婚妇女吃条形的“梭子馍”,未婚姑娘则吃“抓髻馍”。孩子们有燕、蛇、兔、虎等面花。“大老虎”专给男孩子吃,也最受他们喜欢。 “子推馍”,又称老馍馍,类似古代武将的头盔,重约250—500克。里面包鸡蛋或红枣,上面有顶子。顶子四周贴面花。面花是面塑的小馍,形状有燕、虫、蛇、兔或文房四宝。圆形的“子推馍”是专给男人们享用的。 欢喜团 旧时,在成都北门外至“欢喜庵”一路摆卖。 清人《绵城竹枝词》有诗云:“‘欢喜庵’前欢喜团,春郊买食百忧宽。村醪戏比金生丽,偏有多人醉脚盆。 四川成都一带有以炒米作团,用线穿之,或大或小,各色点染,名曰“欢喜团”。 清/明/融于/情 红/色/润/于/心 第三部分 清明节诗词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郊行即事 宋·程颢 芳原绿野恣行时,春入遥山碧四围。兴逐乱红穿柳巷,困临流水坐苔矶。莫辞盏酒十分醉,只恐风花一片飞。 清明北宋·魏野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清/明/融于/情 红/色/润/于/心 第四部分 缅怀先烈感恩孝亲 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的仁人志士和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用青春、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样得来的?? 清明的扫墓传统不光是纪念自己的祖先, 清明节祭扫烈士墓和革命先烈纪念碑,已成为我们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一种形式了。 为了缅怀革命先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传承民族传统, 继承革命遗志,让我们共同踏上被记忆尘封已久的革命道路,共同追忆那红色足迹! 著名的抗日民族英雄、东北抗日联军创建人和领导人杨靖宇牺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久久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