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解析》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原卷版).docx

《精准解析》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原卷版).doc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昆明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历史 总分:100分时间:120分钟 【考生注意】必须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按规定作答,答在试卷上一律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 共48分) 本卷共24题,每题2分,共48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有学者说:“在陶寺遗址中’,我们发现了彩陶龙盘,其中‘龙’正是红山文化的重要元素。在陶寺也发现了大量的玉器,其中的玉琮被认为是具有大汶口文化特征的元素。而常施彩绘的高领折肩尊、折腹尊、簋等陶器还有良渚文化的因素。”这反映出中华文明( ) A. 领先于世界其他文明 B. 呈现出多元一体的特点 C. 孕育着早期国家的诞生 D. 已经形成早期礼乐制度 2. 《尚书·洪范》记载周武王问政于箕子(商纣王的叔父),箕子建议“汝则有大疑,谋及乃心,谋及卿士,谋及庶人,谋及卜筮。”这反映了当时( ) A. 原始民主传统仍有一定影响 B. 重大事务采取集体决策 C 贵族等级分封制已开始解体 D. 分封制与宗法制相配合 3. 东汉时期,察举制逐渐形成了由本乡名士主导的乡闾品评传统。至曹魏时,中正(品评官)由朝廷政府委任,私人品评变为官家品评。由此变化可知,曹魏时期的九品中正制( ) A. 与东汉察举制一脉相承 B. 以门第为品评标准 C. 加强了地方门阀的势力 D. 意在加强中央集权 4. 唐德宗在位期间(779—805),方镇取代了州的地位,拥有实际上的一级行政区的职权,如表从侧面反映了唐德宗时期( ) 唐德宗建中元年(780)中央与地方钱税和粮税分配表 项目 收入总额 支出总额 中央提成额 地方留成额 钱税 3139.8万贯 1089.8万贯 2050万贯 粮税 1615.7万贯 215.7万贯 1400万贯 合计 4755.5万贯 1305.5万贯 3450万贯 A. 赋税制度根本变革 B. 白银成为法定货币 C. 藩镇势力日渐增强 D. 经济重心加速南移 5. 谚语是指流传于民间的言简意赅的短语,多反映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南宋末年流行这样一句谚语:“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据此可知,在当时 A. 中国人的饮食文化丰富多彩 B. 茶叶是人们生活必需品 C. 商业发展促使饮食习惯趋同 D. 稻米开始成为主要食物 6. 下图为元大都街道胡同复原图,据此可知,当时( ) A. 城市人口大量增加 B. 胡同地摊经济潜滋暗长 C. 城市经济沿袭前代 D. 城市建设体现蒙古风格 7. 城隍是古代中国城市保护神,各地城隍多是历史上的忠良贤达。明朝统治者按照行政级别把城隍分为都、府、县三级,要求新官祭祀城隍才能上任。明朝统治者的主要目的是 A. 巩固儒学正统地位 B. 整顿官场风气 C. 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D. 繁荣市镇经济 8. 雍正四年(1726年),针对云南地区水路不通的问题,云贵广西总督(流官)鄂尔泰上疏:“云贵远居天末,必须商贾流通,庶地方渐有生色。”阅后,皇帝朱批:“见处信得,及便动数十万帑金何妨?朕不惜此等之费也。”材料可以论证的主题是( ) A. 交通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保证 B. 中央集权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 C. 边疆治理的发展推动了民族交融 D. 君主专制在社会发展中的影响 9. 1850年代,清政府在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6省推广“减赋”政策。1860年代,清政府很快将该政策转变为以丈田亩、清户口、查钱粮为主要内容的“清赋”政策。清政府的政策转变( ) A. 说明重大政权威胁的解除 B. 极大地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C. 推动江南经济秩序的恢复 D. 有利于减轻对外财政依赖 10. 1894~1914年,外国在华企业投资总额有所增加,各行业所占比例如图所示。 据图可知,当时 A. 运输业成为列强扩大权益的重要途径 B. 中国的对外贸易已由逆差转向了顺差 C. 国际资本垄断日益趋于和缓 D. 民族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提高 11. 戊戌变法前后,因日源词“领土”的输入,国人开始零星地运用这一新概念;自1905年起,该词不仅为大量新式知识分子所运用,而且见诸官方文书;辛亥革命前夕,“领土”更是取代“版图”成为中国最为核心的疆土概念。这反映了 A. 国人对主权的强烈诉求 B. 西学东渐影响语言结构 C 民众深受日本文化影响 D. 辛亥革命提升民族意识 12. 1940年8-12月,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在华北展开对日作战,参战人数近40万,动用民工20多万,总计大小战斗1824次,歼灭日伪军4.63万人。这表明该时期 A. 抗日根据地获得了较大发展 B. 敌后战场和正面战场紧密配合 C. 持久抗战思想得到贯彻落实 D. 敌我力量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 13. 1953年9月,毛泽东指出,“抗美援朝的胜利是伟大的,是有重要意义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5****73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