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音乐 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藏族简介 藏族主要居住在中国青藏高原上的西藏以及青海、 甘肃、四川、云南等省,人口为3870068人(1982年 统计)。信奉喇嘛教(属大乘佛教)。藏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有卫藏、康巴、安多3个方言区。卫藏方言区包括西藏全境(除昌都地区外);康巴方言区包括四川甘孜州,西藏昌都地区,云南迪庆州,青海玉树州;安多方言区包括青海海南、黄南、海西、海北、果洛等州, 四川阿坝州,甘肃甘南州。藏族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在文学、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建筑艺术等方面,都有丰富的文化遗产。 藏族民歌 早在西藏文字出现以前,作为口头文学的民族形式,已经在群众中广泛流传了。藏文产生和运用后,不仅促进了藏民族社会的进步和文化发展,民歌也因此被文人充分采用而得到丰富和发展,从发现的藏文文献中看,古代藏族人民的语言交流,常用民歌作为表达方式。 鲁体民歌 “鲁体”民歌又分为“拉鲁”山歌和“卓鲁”牧歌。文人诗歌与“鲁体”民歌是相同的西藏的佛教经文“措鲁”也近似于“鲁体”民歌。“鲁体”民歌一般句数不等,有三、五、六句,多至址余名,每句的音节相等,一般六至十一个音节。其节奏特点是xxx xx xxx,段与段、句与句之间相互对应形成相对稳定的程式。这种民歌形式应用,早在八世纪的时候就有文字记载,可以说是西藏民歌中最早的一种类型。 谐体民歌 “谐体”民歌品种较多。从地区划分,“堆谐”流行于雅鲁藏布江上游地区;“康谐”流行于昌都以东的藏区;“巴谐”即巴塘弦子。从内容与形式来分:“谐青”颂歌专在仪式、典礼上唱;“勒谐”劳动的歌;“果谐”圆圈舞;“达谐”箭歌;“热谐”铃鼓舞中唱的歌;“酉仓谐”酒歌等等。“谐体”一般每首四句,有时六句,但均偶句。每句六个音节,分三顿,每顿二音节,节奏是xx xx xx。 民歌种类 1.劳动歌曲:藏语称“勒谐”,种类甚多,几乎在各种 劳动中都有特定的歌曲。有的节奏鲜明,与劳动动作紧 密配合,如打青稞、挖土、打墙等;有的节奏较为自由, 如放牧、犁地、挤奶等。劳动歌有独唱、齐唱及一领众 和等形式 2.爱情之歌:包括情歌 情茶歌等 情歌安多地区称“拉 伊”,卫藏地区称“嘎噜”。情歌音乐有的较深情,有 的较开阔自由,接近山歌风格。情茶歌藏语称“克加”, 流传于云南中甸等地,是在青年男女们聚会、饮茶以表 达爱情时唱的歌,包括招呼歌、进门歌、对歌、感谢歌、 告别歌等。 乐器种类 藏族民族乐器种类繁多,弹弦乐器有扎木年、扬琴;拉弦乐器有牛角胡、贴琴、根卡、胡琴、热玛琴等;吹管乐器有竖笛、骨笛、大号、号、唢呐、铜笛、 海螺、口弦、竹笛、泥笛等;打击乐器有大鼓、热巴鼓、 达玛鼓、巴郎鼓、锣、镲、串铃等。其中的札木聂、牛角胡、大号、竖笛最富有特色。 札木聂即六弦琴,据传已有600~700年历史,是民间歌舞堆谐、囊玛和札木聂弹唱的主要伴奏乐器。牛角胡,藏语称“比旺”或“比庸”,与二胡形制相似,但琴筒用牛角制成,主要为弦子及折嘎伴奏。由于琴弓较短,演奏时凡旋律中的长音,均奏成八分音符的同音反复,并在弱拍上加用大二度或小三度的倚音或复倚音,形成弦子音乐的主要特色。竖笛、骨笛流传于牧区。竖笛用木制,骨笛用鹰腿骨或羊腿骨制成,音区高,音量小,声音尖细,常用以吹奏牧歌曲调。大号,藏语称“同钦”,铜制,管身无孔,长约3米,下端有大叭口,能吹出基音及五度泛音,音量宏大,多用于寺院仪式活动及藏戏音乐中。 牛角胡 热巴鼓 口弦 巴郎鼓 胡琴 扬琴 根卡 达玛鼓

文档评论(0)

6996qjj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