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粗瓷大碗》教学设计.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个个粗粗瓷瓷⼤⼤碗碗》》教教学学设设计计 《⼀个粗瓷⼤碗》教学设计 江桥镇中⼼⼩学周晓辉 教学⽬标: 1.会认本课“陈、曼、 ”等7个⽣字,认识多⾳字“还”,理解由⽣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体会赵⼀曼关⼼同志胜过关⼼⾃⼰的⾼尚品质。 3.学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的意思。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体会赵⼀曼关⼼同志胜过关⼼⾃⼰的⾼尚品质。 教学难点: 学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的意思。 教学流程: ⼀、出⽰图⽚,导⼊课题。 1.教师谈话:1937年7⽉7 ⽇,⽇军在北平附近挑起卢沟桥事变,中⽇战争全⾯爆发,⾄1945年 结束,共⼗四年抗战。⽆数英雄⼉⼥喋⾎沙场,为祖国,为民族,献出⾃⼰宝贵的⽣命。同学 们,这些英雄你们认识吗?刘胡兰、杨靖宇、张⾃忠。今天,让我们⼀起⾛进课⽂,学习赵⼀ 曼烈⼠的⼀个⼩故事,去感受烈⼠的⾼尚品质。板书课题—— 书空课题——齐读课题 2.看了这个题⽬,你有什么问题吗? ⼆、初读课⽂,检查预习情况。 1.指名读⽣字词,要求读准字⾳。 2.指名、齐读、开⽕车读词语。 3.指名分⾃然段读课⽂,教师相机指点。 三、理清⽂脉,了解⽂意。 1.课⽂主要讲了什么事? 2.试着给全⽂分段,再试着概括段意。 第⼀段 (第1⾃然段) :赵⼀曼⽤过的⼀个粗瓷⼤碗有⼀段感⼈的故事。 第⼆段 (第2~4 ⾃然段):⼩通讯员给赵⼀曼送来⼀个缴获的⼤碗,赵⼀曼要求他还回去。 第三段 (第5~8 ⾃然段):赵⼀曼倒掉了通讯员给她盛的⾼粱⽶饭,只盛了半碗野菜粥。 第四段 (第9~11⾃然段):赵⼀曼把⼤碗送给七班做菜盆。 四、品读感悟,深化认识。 1.学习课⽂1⾃然段。 赵⼀曼⽤过的这个⼤碗为什么被陈列在军事博物馆? (1)出⽰句⼦:因为这个碗有着⼀段令⼈感动的故事。 (2)⿎励学⽣提出问题,默读第1⾃然段。 这个碗有什么故事呢? 粗瓷⼤碗也不是很值钱的东西,会有故事吗? ⼩通讯员为什么要给赵⼀曼找来⼀个⼤碗? 2.学习课⽂2~4 ⾃然段。 (1)默读课⽂,带着这些提的问题,快速默读课⽂2~4 ⾃然段,边读边想,⼩组交流读懂了什 么。 (⼩通讯员“送碗”与赵⼀曼要求“还碗”的情景。) 出⽰句⼦:赵⼀曼吃饭⽤的搪瓷缸⼦早就送给⼀个新战⼠了,通讯员⼀直想给她另找⼀个碗, 好不容易在这次战⽃中找到了,就连忙给她送来。 (2)⼩组代表作汇报发⾔,教师评议并⼩结。 “早”字,早到何时?没有界定,表明赵⼀曼没碗时间的极其久远; 通讯员“送碗”的⼼情,“⼀直、好不容易、连忙”等词语,展⽰出通讯员“送碗”的急切⼼情,再次说 明赵⼀曼没有碗使⽤的时间很长。 (3)⾯对通讯员送来的⼤碗,赵⼀曼是什么态度呢? 出⽰句⼦:赵⼀曼看着这个碗,对通讯员说:“哪⾥拿来的,请你还到哪⾥去!”语⽓那么坚定, 不容推托。赵⼀曼同志严守纪律,关⼼同志胜过关⼼⾃⼰的⾼尚品质。 见到碗后赵⼀曼为什么拒绝接受? (4)分⾓⾊朗读课⽂第3~4 ⾃然段。指名朗读,师⽣评议。 (读出赵⼀曼坚定语⽓,同时读出 通讯员委屈语⽓。) 2.学习课⽂5~8 ⾃然段。 (1)教师谈话:学习完第2-4 ⾃然段,你有什么新的疑问?说来听听。 (2)我们再次带着这些问题,默读课⽂5~8 ⾃然段,。 通讯员为什么给赵⼀曼盛来⼀⼤碗⾼粱⽶饭?当时抗⽇ 军的⽣活怎么样? 出⽰句⼦:通讯员⽤这个⼤碗给赵⼀曼盛了满满⼀碗⾼粱⽶饭,他想:“这回我们政委该吃顿饱 饭了。” (这是侧⾯描写,通过描写通讯员的动作和⼼理活动,体现了赵⼀曼⼀直都是⽣活艰 苦,关⼼战⼠。) (3)⼩组交流读懂了什么。 句⼦中⼀个“该”字,说明赵⼀曼已是多⽇未曾吃过饱饭了。“满满⼀碗⾼粱⽶饭”,浸透着战⼠对 ⾸长的爱戴。 (4)⾯对诱⼈的满满⼀碗⾼粱⽶饭,赵⼀曼是怎么做的呢? 出⽰句⼦:那些⽇⼦⾮常艰苦,抗 部队⼏个⽉来都是靠野菜、草根、橡⼦⾯充饥。 教师谈话:抗 战⼠的⽣活艰苦吗?他们吃什么?出⽰图⽚:野菜、草根、橡⼦⾯ 出⽰艰苦的抗 ⽣活图⽚ 资料分享:1933年,⽇军强制推⾏归屯并户,在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下制造“集团部 落”和“⽆⼈区”,试图把东北抗 饿死、困死。1939年,⽇军为了“围剿”和“讨伐”东北抗⽇ 军, 加⼤了对抗 的封锁,部队在⼭林⾥没有粮⾷,没有⾷盐,没有⾐服,抗 战⼠时刻⾯临着冻 死、饿死和战死的威胁。 (5)出⽰句⼦:团长、政委和战⼠⼀样,嘴边有⼏个⽉没沾过粮⾷了。 ⼩组交流:⼀个“沾”字,形象地写出了当时

文档评论(0)

199****804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相信自己,相信明天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