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亭·闺塾》鉴赏 大学语文课件.ppt

《牡丹亭·闺塾》鉴赏 大学语文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款步:慢慢地走;舒缓地步行 * 杜丽娘梦中与书生柳梦梅幽会。(梦柳) 杜丽娘梦醒后为相思所苦,描画自己的容颜后伤情而死。(写真) 三年后, 柳梦梅赴京应试, 经过杜丽娘墓地, 拾得她的自画像。(拾画) 柳梦梅掘墓开棺, 杜丽娘起死回生, 两人结为夫妻。(幽媾) 《牡丹亭》是汤显祖的代表作,原名《还魂记》,是一部爱情题材的传奇剧本: 宋朝南安太守杜宝的女儿杜丽娘,美貌多姿,才华出众,受封建礼教束缚,从小生长闺中,深居简出。一天,丽娘背着父母和塾师,与丫环到后花园去游春。美丽的风光,百花盛开姹紫嫣红的景色,激发起她对青春易逝的惋惜和对爱情的向往。 游倦的丽娘回房休息,在梦中与一个英俊的少年男子柳梦梅相遇,两人互相爱悦,许多花仙齐来作媒……但好景不长,母亲将丽娘唤醒后见女儿神情恍惚,嘱她以后少去游园。丽娘虽然应允,但心中仍在追恋梦境,并对梦中所爱之人日夜思念,怅然感伤,日久成疾,病入膏盲。 杜丽娘临终时自画肖像一幅,题曰:“他年得傍蟾宫客,不是梅边是柳边。”死后,家人将她葬在梅花庵。 三年后,一个名叫柳梦梅的青年赴京赶考路过南安,他因风雨所阻借宿于梅花庵。柳生经过杜丽娘的墓地,拾得她的自画像,产生爱慕之情,遂与其魂魄相恋。在柳梦梅与杜丽娘的魂灵接触中得知真情,遂掘墓开棺,使杜丽娘起死回生,二人结为夫妇并同赴临安。 柳梦梅参加科举考试后,正赶上金兵入侵,朝廷延迟发榜。此时,杜丽娘的父亲杜宝在淮安被乱军包围,柳梦梅昌险前去寻找,而杜宝却不承认这个女婿,并把柳 梦梅关押起来。入侵的金兵退走以后,朝廷发下榜来,柳梦梅中了头名状元。但是,顽固的杜宝仍然不同意女儿的婚事,想要拆散他们。最后,在皇帝的支持下,事情才获得圆满解决。 第二部分 文本赏析:闺塾 闺 塾 汤显祖 教学目的: 1.把握冲突三方杜丽娘、春香、陈最良的性格特征。 2.学习饶有机趣而富有个性的宾白语言。 教学重点:人物的性格特征。 教学难点:富有情趣的语言。 阅读P.134《牡丹亭?闺塾》,标注读音,理顺文意。 (1) A咂(zā)瓶花 B雎鸠(jūjiū) C窈窕 (yáotiǎo) D诨(hùn) (2)A君子好求(hào) B葩(pā) C屦(jù) D笄(yán)栉(zhì) (3)A盥(guàn)漱(shù) B笺(jiān) C觞(shāng) D嫄(yuān) 一、选出字音、字形有误的选项并改正: (1)A:设帐:汉朝马融讲学时设绛纱帐,后人称教书为设帐 B:管待:照顾和接待 C:膳:饭食 D:逑:追求 一、选出各组中解释有误的选项并改正: (2)A:上书:上课 B:款步:快步 C:诨:开玩笑 D:敷演:陈述而加以发挥 (3)A: 潇洒:自然优雅,心情舒畅 B:葩:华美 C:铅华:妇女化妆用的脂粉 D:风化:风俗、教化 选文描写小姐杜丽娘、侍女春香听老师陈最良讲解《诗经》时的情景。描写了杜丽娘心灵的初步觉醒。她虽然出于礼节上的尊重,不像春香那样公然嘲弄那个宣扬封建礼教的塾师陈最良,却同样向往着高墙大院外面的自由天地,表现了她对封建教育的抵制以及对个性解放的追求。春香的形象,机智、勇敢、泼辣、活泼,和杜丽娘端庄、含蓄、矜持的形象相映成趣。 二、内容提要 人物 身份 末 陈最良 塾师 贴 春香 丫鬟 旦 杜丽娘 小姐 本节人物 春香 闹 陈最良 昔氏贤文,把人禁杀 女学生娇养得紧 今夜不睡,三更时分 请先生上书 以读书为事, 须要早起 学鸠声 作鸠声 曲解《关雎》 胡说、多嘴 故意错拿“文房四宝” 不识“闺房四宝” 抢荆条投地 取荆条 搅闹 胡闹 陈最良 杜丽娘 春香 明 暗 三、人物形象分析 (1)春香 机智、勇敢,敢于公然嘲弄宣扬封建礼教的私塾老师; 直爽、率真、活泼、风趣,和杜丽娘相比更富反抗性。 直率淳朴 天真可爱 大胆泼辣 顽皮娇憨 春 香 杜丽娘 虽然长期遭受封建礼教束缚更禁锢严厉,却同样向往着高墙大院外面的自由天地,表现了对封建礼教的抵制以及对个性解放的追求。体现了心灵的初步觉醒。 (3)陈最良 行为刻板、迂腐, 作风寒酸,是个 地道的腐儒。 (3)陈最良 宣扬封建礼教的私塾老师,是封建礼教的化身,被封建礼教和科举扭曲和麻木了心灵的道学家形象。 《牡丹亭》首先通过“梦而死”、“死而生”的幻想情节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章节测验不包含期末考试,题库具有时效性,请留意文档上传时间;课程会更新,有更新请留言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