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等奖】寻光辉人物,赞美好人生——统编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整体教学设计.docx

【一等奖】寻光辉人物,赞美好人生——统编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整体教学设计.docx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一等奖】寻光辉人物,赞美好人生——统编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01设计背景 统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选取《纪念白求恩》《植树的牧羊人》《走一步,再走一步》《诫子书》四篇课文,从不同的方面诠释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本单元人文主题为“美好人生”,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感受文中所彰显的理想光辉和人格力量。本单元的语文教学内容主要有以下三个:一是继续学习默读;二是在课本中勾画出关键语句,并在自己喜欢的地方,或有疑惑的地方做批注;三是在整体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学会通过划分段落层次、抓关键语句等方法,理清作者思路。[[1]]在通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理清思路,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特定语境中的意义和作用,从而更深刻、更立体地理解与把握本单元的人文主题。 本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核心任务为学校正在开展“平凡·伟大”校园人物评选活动,发掘校园中平凡却伟大的人物,并撰写一篇征文,参与评选。“平凡·伟大”校园人物征文既要求思路清晰、手法多样,还要求描摹人物形象、挖掘人物品质、阐述人生意义,将本单元的人文主题与语文教学内容完美融合,能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发展思维、提升素养,达到更理想的语文学习效果。 本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分四个课段推进:第一课段,默读本单元四篇课文,勾画关键语句,划分段落层次,利用鱼骨图、矩阵图等思维导图形式,理清作者思路;第二课段,细读《植树的牧羊人》《走一步,再走一步》,分析文章运用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第三课段,细读《纪念白求恩》《植树的牧羊人》,分析对比手法的妙处,品味运用具有强烈感情色彩的形容词,对彰显人物的精神品质的作用;第四课段,运用前三个课段所学内容写一篇“平凡·伟大”校园人物征文,并依据写作评价量表,在班内交流、分享与互评。前三个课段是第四课段的基础。 [1]教育部组织编写.温儒敏总主编.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65. 02学习需要分析 一、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第四学段(7~9年级)的课程目标,在“阅读与鉴赏”中要求引导学生“养成默读的习惯”,能够“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能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在“表达与交流”中要求引导学生“写作要有真情实感,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力求有创意”。 在课程内容中,本单元的课文契合“发展型学习任务群”中“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的要求,其第四课段(7~9年级)旨在引导学生阅读表现人与社会、人与他人的古今优秀文学作品,“学习欣赏、品味作品的语言、形象等,交流审美感受,体会作品的情感和思想内涵”。 在第四学段(7~9年级)的“学业质量描述”中要求学生“能理清行文思路,用多种形式介绍所读作品的基本脉络;能从多角度揣摩、品味经典作品中的重要词句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通过圈点、批注等多种方法呈现对作品中语言、形象、情感、主题的理解”“分析作品表现手法的作用”。 综上,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评价都要求,在学习人与社会、人与他人的古今优秀文学作品时,应关注行文思路和人物塑造两个方面的内容。 二、学情研判 1.诊断测试 从所学过的散文中选取一篇,让学生以思维导图的形式梳理作者思路,并分析人物形象。 2.数据分析(测试样本为两个教学班,共计85位学生) (1)行文思路:73%的学生能够划分文章层次,但思路较为混乱;仅27%的学生可以准确划分文章层次,依据行文思路,绘制思维导图; (2)人物塑造:60%的学生能依据文本分析人物形象,但缺乏对人物形象的描写方法、表现手法的关注,无法深刻分析人物的精神。 3.前测分析 根据前测试题完成情况的统计,可以发现学生在文学作品的阅读中,能够基本掌握内容,但在把握行文思路和人物塑造的手法上尚有欠缺。具体情况如下:62位学生(约占测试人数73%)无法理清行文思路,仅23位学生(约占测试人数的27%)能够准确划分文章层次,理清行文思路;51位学生(约占测试人数的60%)可以根据文本分析人物形象,但缺乏对描写方法、表现手法的分析,对人物精神缺乏深刻的感悟。 三、学习内容确定 依据前测反馈的情况可知:学生在阅读文学类文本中,能够基本掌握内容,但大部分学生没有养成勾画关键语句的圈点勾画的阅读习惯,不能理清文章思路,且缺乏对人物形象进行深入分析能力。因此,理清文章思路、品析人物形象是本专题设计的主要学习内容。 03学习目标 一、语言目标 1.通过默读本单元四篇课文,勾画关键语句,划分段落层次,理清作者思路; 2.通过细读多篇文章,掌握文章运用直接描写与间

文档评论(0)

南洋洋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刘**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