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带中心研究进展.docxVIP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d带中心发展 一、什么是描述符? ???????简单说来:描述符就是理解化学反应快慢顺序的标度。下面我们说说这个概念是怎么提出的? ???????我们人类对周围发生的一切都有一种强大的控制欲,对化学反应也不例外。有些化学反应异常剧烈但我们希望它的反应进行的温和一些;有些化学反应慢吞吞的我们希望它快一些。那么如何对化学反应进行控制呢?早期科学家们用了许多外界控制的方法,例如升高(降低)温度、加(减)压、增加(降低)反应物的浓度等等。但是这些方法都治标不治本,而且没有很好的可扩展性。因此,科学家们开始由外界控制转变为内部调控:希望找到一种催化剂,在温和的条件下以我们预期的速度进行反应。但是如何去寻找这个催化剂?或者更深入的说:我们如何知道我们已经达到了最优化呢?这些问题带领这一代理论化学家进行探索。他们的思路其实十分简单:如果我们可以找到一个容易测量/计算的物理量,将所有催化剂上这个物理量的值与该催化剂上反应速度进行作图,如果我们可以得到有规律的曲线,那么我们就可以根据这个曲线来进行催化剂的设计与改良,并且这个图也可以告诉我们什么时候我们会找到最好的催化剂。 ???????当人们提出这种方法之后,大量的化学家(特别是催化领域)就开始寻找各种各样的“描述符”:原子序数、最外层电子束、d轨道占据数、功函数、吸附能等等。在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之后,今天我们用的描述符当中最成功的、影响最大的,属于d能带中心。d能带中心对于解释过渡金属催化剂的活性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但它的使用条件是必须有d能带电子,比如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催化剂就不能用这个描述符了。任何科学概念都有其局限性,而掌握局限性并试图扩宽该概念的适用范围,是科学家十分重要的工作。 ???????在后面的行文当中,我们将分别介绍:Trasatti在氢析出反应的描述符上的工作、Norskov在80年代提出的“d能带占据电子数”的描述符以及d能带中心描述符的提出。最后还会简要说明以下d能带中心在现在的发展。 二、初期的尝试——Trasatti的火山型曲线 ???????氢析出是人们研究最早、研究最广泛且最深入的电化学过程。Trasatti在1958年提出的氢析出反应的“火山型曲线”,可以说是第一批关于描述符的工作。Trasatti当时的图展示如下: 这幅图很形象的展示了一个火山型的活性-描述符关系。因此,如果我们希望让氢析出的活性达到最好,那么我们需要设计什么样的催化剂呢?我们可以看到,当达到火山顶点时,所对应的H原子的吸附能大概是55kcal/mol的样子。因此只要我们将催化剂设计成当H吸附在表面时放出的热量是55kcal/mol即可。但是究竟如何去对已有催化剂做调整?或者如何设计新的催化剂?这就需要更加深入的理论研究与实验上各种催化剂的制备。为什么现在催化剂的制备如此火热?就是因为我们已经了解了“最优化的地方在哪里”,下面只需要到达那个点就行,因此科学家们都开始投身于寻找“最优点”的浪潮当中,不亦乐乎。 三、d能带中心的前身——d能带占据电子数 ???????尽管目前d能带中心被认为是Jens Norskov所提出的,但是在80年代的时候,Norskov并没有在他的文章中给出任何有关d能带中心能量的讨论。相反,对于“d能带占据电子数”这个概念深受Norskov喜爱。下面我们就和大家分析一下这个概念的发展历程。 ??????什么是d能带占据电子数?d轨道上可以占据10个电子,这是高中化学就知道了的。那么当我可以计算出来过渡金属催化剂(有d轨道)的价电子d轨道的占据分数后,这个数字就可以作为一个描述符。 ???????我们选择的第一篇文章是:Physien1984, 127B, 193-202。题目是:“Theory of Chemisorption and Heterogeneous Catalysis”。作者是Norskov,文中与我们讨论的描述符有关的图如下: 从图2中我们可以看出,“火山型曲线”是一个非常普遍的规律。 ?Norskov不光将这个描述符用到了分子吸附上,还将其用到了合成氨反应当中。下面这篇文章是Norskov在1987年发表的(Surf. Sci., 1987, 189, 91-105)。题目为“Theoretical Aspects of Surface Reactions”。其中Norskov就用“d轨道电子占据数”与NH3的气体分数作图,获得了同样的“火山型曲线”: 在1990年的一篇文献中(Rep. Prog. Phys., 1990, 53, 1253-1295),题目为“Chemisorption on metal surfaces”。Norskov利用这个催化剂研究了3d,4d, 5d过渡金属上吸附CO的吸附热随d电子数的关系: 从图4中我们可以发现:不论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