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课件:白露习俗.pptx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白露简介 孟秋的结束,仲秋的开始 公历时间:公历每年9月7日到9日 黄道位置:太阳到达黄经165度 “白露”是反映自然界寒气增长的重要节气。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5个节气,秋季第3个节气,干支历申月的结束与酉月的起。 名称来源:古人以四时配五行,秋属金,金色白,以白形容秋露,故名“白露”。 节气气温 干燥,昼夜温差较大,天气渐渐转凉 白露是热与凉分水岭,“白露”代表暑热的结束。 进入白露节气后,夏季风逐步被冬季风所代替,冷空气南下逐渐频繁,加上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南移,北半球日照时间变短,日照强度减弱,夜间常晴朗少云,地面辐射散热快,因此温度下降也逐渐加速,有“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一说。 白露后,昼夜温差渐渐拉大,白天中午气温虽较高,但早晨与夜间已有丝丝的凉意。 从白露节气开始,按气候学划分四季的标准,各地陆续开始进入到秋天。 这时,中国各地昼夜温差可达8℃—16℃,所以白露是一年中温差较大的节气。 节气物候 干燥,昼夜温差较大,天气渐渐转凉 白露节气,暑气渐消,秋高气爽,丹桂飘香,鸿雁和燕子等候鸟开始南飞避寒,各种鸟类开始贮存过冬的食物。 一候鸿雁来 鸿为大,雁为小,是不同的两种。鸿雁二月北飞,八月南飞。 二候玄鸟归 玄鸟就是燕子,燕子是春分而来,秋分而去,它是北方之鸟,南飞带来生机。 三候群鸟养羞 “羞”同“馐”,是美食。“玄武藏木荫,丹鸟还养羞”,养羞是指诸鸟感知到肃杀之气,纷纷储食以备冬,如藏珍馔。 传统习俗 收清露,酿五谷酒,饮白露茶,吃番薯 收清露、饮白露茶、吃番薯、啜米酒、祭禹王、吃龙眼、十样白、秋社等。 中国民间在白露节气有“收清露”的习俗。 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上记载:“秋露繁时,以盘收取,煎如饴,令人延年不饥。”“百草头上秋露,未唏时收取,愈百病,止消渴,令人身轻不饥,肌肉悦泽。”“百花上露,令人好颜色”。收清露成为白露最特别的一种“仪式”。 白露茶就是在白露时节采摘的茶叶,民间有“春茶苦,夏茶涩,要喝茶,秋白露”的说法,此时的茶树经过夏季的酷热,白露前后正是它的另一个生长佳期。 红薯富含蛋白质、淀粉、果胶、纤维素、氨基酸、维生素及多种矿物质,含糖量达到15%~20%。 有抗癌、保护心脏、预防肺气肿、糖尿病、减肥等功效,中医视红薯为良药,有“长寿食品”之誉。 民间认为白露吃番薯可使饭后不会发胃酸,故旧时农家在白露节以吃番薯为习。 湖南资兴的兴宁、三都、蓼江一带历来有酿酒习俗。 每年白露节一到,家家酿酒,待客接人必喝“土酒”。 其酒用糯米、高粱等五谷酿成,温中含热,略带甜味,称“白露米酒”。 生活在江苏太湖畔的老百姓会在白露时节祭禹王。 禹王是传说中的治水英雄大禹,太湖畔的渔民称他为“水路菩萨”。 福建福州有个传统习俗叫“白露必吃龙眼”。 民间的意思是,在白露这一天吃龙眼有大补身体的奇效。 因为龙眼本身就有益气补脾、养血安神、润肤美容等多种功效,还可以治疗贫血、失眠、神经衰弱等多种疾病。 在浙江温州等地也有过白露节的习俗。苍南、平阳等地民间,人们于此日采集“十样白”(也有“三样白”的说法),以煨乌骨白毛鸡(或鸭子),据说食后可滋补身体,去风气(关节炎)。这“十样白”是10种带“白”字的草药,如白木槿、白毛苦等,以与“白露”字面上相应。 秋社和春社都是古代祭祀土地神的“社日”。秋社一般在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举行,大约在立秋后四十余日,一般在白露、秋分前后,是一种欢庆丰收、祭祀神灵的喜庆活动。宋时有食糕、饮酒、妇女归宁之俗。唐韩偓《不见》诗云:“此身愿作君家燕,秋社归时也不归。” 《东京梦华录·立秋》有所记载:“八月秋社,各以社糕、社酒相赍送贵戚。” 白露文学 白露秋风夜,雁南飞一行。 节气谚语 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 喝了白露水,蚊子闭了嘴。 白露谷,寒露豆,花生收在秋分启。 白露田间和稀泥,红薯一天长一皮。 节气诗词 《白露》 (唐·杜甫) 白露团甘子,清晨散马蹄。 圃开连石树,船渡入江溪。 凭几看鱼乐,回鞭急鸟栖。 渐知秋实美,幽径恐多蹊。 《白露》 (唐·雍陶) 白露暧秋色,月明清漏中。 痕沾珠箔重,点落玉盘空。 竹动时惊鸟,莎寒暗滴虫。 满园生永夜,渐欲与霜同。 《南湖晚秋》 (唐·白居易) 八月白露降,湖中水方老。 旦夕秋风多,衰荷半倾倒。 手攀青枫树,足蹋黄芦草。 惨澹老容颜,冷落秋怀抱。 有兄在淮楚,有弟在蜀道。 万里何时来,烟波白浩浩。 养生起居 预防秋燥,滋阴益气,贴秋膘 白露时节,早晚温差较大,所以一定要注意穿衣。 要预防秋燥,可适当食用一些富含维生素的食品,也可选用一些宣肺化痰、滋阴益气的中药,如人参、沙参等,对缓解秋燥有良效,但是不宜服用过多。 “春捂秋冻”是一条经典的养生保健要诀。 注意:糖尿病患者、体质较弱的老人和儿童、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哮喘病患者和

文档评论(0)

K12精品教育资源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20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