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性鼻-鼻窦炎的诊疗进展.docxVIP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四讲菌性鼻-鼻窦炎的诊疗进展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汪修安 林昶 鼻-鼻窦的真菌感染是由真菌感染导致鼻腔及鼻窦黏膜 发生的炎症性疾病。真菌性鼻-鼻窦炎(fungal rhino-sinusitis FRS)早期分类使用致病微生物作为分类 依据,即曲霉菌病、毛霉菌病等⑴。1965年Hora依据疾病 过程的病理学分为侵袭性或非侵袭性,取决于真菌菌丝通过 上皮侵入组织的潜力(侵入性)与感染局限于浅表上皮(非 侵入性)⑵,FRS的开展进程亦可以分为急性(少于四周) 或慢性(多于四周)⑵。 非侵袭性又依据其不同病理改变分为真菌球(fungus ball, FB)和变应性真菌性鼻-鼻窦炎(allergic fungal rhino-sinusitis, AFRS)o侵袭性那么分为急性侵袭性真菌性 鼻-鼻窦炎(acute invasive fungal rhino-sinusitis, AIFRS) 和慢性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chronic invasive fungal rhino-sinusitis, CIFRS) ⑷。 1、真菌球(FB) 真菌球为密集的真菌菌丝集合,存在于黏膜外,引起最 小的黏膜炎症反响56)研究说明FB主要致病菌是曲霉菌属。 尤其是烟曲霉与黄曲霉。其他真菌亦与真菌球的产生有关 ⑵,最常见的是上颌窦(94%)。其余大多数病例发生在蝶 涕,鼻塞等)。(2 )鼻溃疡、鼻黏膜结痂、鼻出血。(3) 眶周肿胀。(4)上颌窦压痛。(5)硬腭黑色坏死性损伤或 穿孔。微生物学标准为鼻窦抽取液直接镜检或细胞学检查, 或培养呈真菌阳性。 4. 3治疗:与AIFR大致相同,包括抗真菌药物和手术治 疗。手术切除的原那么是相同的,选择抗真菌药物的方法也是 附单项选择题: 1、真菌球型鼻窦炎最常见的是 A.上颌窦 B.蝶窦 C.额窦 D.筛窦2、真菌球型鼻窦炎鼻窦CT表现通常为 A.患者鼻窦内混浊伴或不伴钙化影B.单个窦腔内密度不均匀增高,软组织密度团块影内可见高 密度的钙化影 C.鼻窦壁特别是内侧壁被侵蚀D.以上均是 3、最常见的真菌性鼻窦疾病是A.真菌球 B.变应性真菌性鼻-鼻窦炎C.急性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 D.慢性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4、糖尿病患者的急性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经常与哪种微 生物有关 A.黄曲霉B.烟曲霉 C.接合菌属D.毛霉菌5、变应性真菌性鼻-鼻窦炎最常见的面部体征是 A.视力障碍 B.眼球突出C.面部畸形D.面部疼痛6、急性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最常见的CT表现为 A.单侧鼻腔或鼻窦黏膜增厚B.骨质侵蚀C.眼眶侵犯D.脑 侵犯7、急性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最常见的真菌受累部位是 A.上鼻甲 B.中鼻甲 C.下鼻甲 D.鼻顶8、急性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关键的治疗是 A.病因治疗 B.抗真菌治疗C.手术治疗 D.激素9、慢性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侵袭最常见为 A.脑膜B.硬腭C.翼腭窝D.眶尖或(和)海绵窦10、慢性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早期鼻窦CT表现为 A.真菌球相似B.鼻窦骨质的破坏C.眶内或颅内片状软组织影,增强扫描表现轻度强化 D.眶内、眶周或颅内可见片状软组织影窦⑸。通常发生在免疫功能正常的患者。 发病机制及诱因: 真菌袍子广泛存在于空气中,能随着人体呼吸、运动而 进入鼻腔、鼻窦,但是由于真菌属于条件致病菌,且鼻腔、 鼻窦黏膜具有自洁功能,导致正常人体真菌性鼻-鼻窦炎的 致病率不高。真菌球型鼻窦炎多发生在黏膜损伤和上颌窦窦 口阻塞,鼻窦中缺氧、温暖及湿润的环境,为真菌提供适宜 的增殖环境,增加真菌性鼻窦炎的发生率,又进一步损伤鼻 窦黏膜,削弱鼻窦的自洁能力⑵。上颌窦真菌球与既往口腔 治疗有关,因为用于牙髓治疗的密封剂的某些组分(例如氧 化锌)可能促进真菌生长。窦口鼻窦复合体的解剖变异和阻 塞及鼻中隔偏曲、鼻甲肥大、鼻息肉等解剖异常与真菌球的 发生息息相关。 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表现: 真菌球型鼻窦炎多见于老人,女性患者多于男性。真菌 球的临床表现通常是非特异性的,可以是无病症。临床表现 包括面部疼痛(或蝶窦疾病的眼眶后疼痛),鼻腔流涕和鼻 涕恶臭味⑸。鼻腔的内镜检查可以发现不同的表现:包括完 全正常的黏膜和鼻腔,到结痂、脓性分泌物和具有息肉形成 的水肿性黏膜⑵<鼻窦CT扫描诊断真菌球的敏感性和特异 性分别为62%和99%⑻。表现通常为:患者鼻窦内混浊伴或 不伴钙化影,单个窦腔内密度不均匀增高,软组织密度团块 影内可见高密度的钙化影,鼻窦壁特别是内侧壁被侵蚀。鼻 内窥镜检查的经典标志是:“粘土样”的粘液。这是高度敏 感的(100%)和特异性(99%)⑺。真菌球通过组织病理学 确诊。经典的表现是与鼻窦黏膜分开的无光泽的真菌菌丝。 治疗: 由于真菌球不具有侵袭性、全身性,使用抗真菌药物进 行治疗是不合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uzhij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