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模板 (54).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南 京 理 工 大 学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学 生 姓 名: 学 号: 专 业: 设计(论文)题目: 新闻传播中误读现象的表现、成因及对策研究 指 导 教 师: 2013年 2月 18 日 毕 业 设 计(论 文)开 题 报 告 1.结合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情况,根据所查阅的文献资料,每人撰写2000字左右的文献综述: 文 献 综 述 误读概念源自于文学领域,美国文学家哈罗德·布鲁姆在《影响的焦虑》等多个作品中提出“影响及误读”的观念。哈罗德·布鲁姆认为后辈学者对前辈学者的作品进行拜读后,通过创造性的吸收和解读,能够提出自己全新的态度和观念,以此来巩固自己在文学界的声望。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提升,在对待同一种社会想象时,人们会表现出不同的认知,或者与现象本质相同,或背道而驰。人们将接近现象本质的视为“正读”,而与现象本质背道而驰的则视为“误读”。 在传播学领域中对误读的研究开始于1970年,研究者以传播效果来判断新闻信息是否发生误读,并且将误读的矛头指向信息的传播者和接受者。新受众研究表明,在媒体传播时代,受众带有一定的主观能动性,针对同一新闻信息,不同受众的接受程度是不尽相同的。斯图亚特·霍尔在《编码、解码》中提出受众在接受信息之后会对信息进行二次创造,可以说受众接受信息的过程与是创造信息的过程。受众对传播者的主观想法会产生三种解码方式,一种是受众接受信息与传播者一致的“主导—霸权”,第二种是受众与传播者完全相反的“对抗式”,第三种是二者共同作用下的“协调”立场。戴维·莫利在《电视受众与文化研究》中分析了造成受众不同解读的原因。约翰·塔洛克在《电视受众研究——文化理论与方法》中从认知心理学、接受美学等方面来分析受众对电视内容的解读。程晓萱认为媒体的偏见导致了传媒世界与真实世界存在较大的差异,导致受众对真实世界产生误读。 新闻媒体工作者作为误读的传播者,肩负着客观再现新闻本源的实名,在新闻传播的过程中,无论是主观上的刻意为之,还是客观上的不可恐惧,都会对新闻传播造成非事实性的解读。陈丽丹(2011)在《再论传媒对科学的误读——摒弃“垃圾科学”与科学好新闻的产生》中提出新闻工作者是导致新闻误读的传播因素之一,并且提出了防止误读的建议和措施。胡侠(2014)认为新闻媒体工作者基于从业能力和新闻来源等多方面因素造成了新闻误读,包括主动误读和被动误读两个方面。 在新闻误读的解决策略方面。王晓明(2012)以弑童案的相关报道为例,分析新闻误读的原因集中在新闻文本的确定因素较多、受众解码的主动性导致误读成现,认为从提高媒体责任心,鼓励媒体进行理性报道,避免误导大众的角度来减少误读。李缨(2010)在分析了审判报道中媒体误读现象产生的原因后,提出从限制媒介采集信息、规范媒体的信息发布和对媒体误读的时候惩治几个方面来减少新闻误读现象。董强(2005)认为误读既然不可避免,就需要媒体尽量的减少“无意识误读”,防止和避免“消极误读”,允许“误读,从媒体向新闻回归,新闻向实施回归,事实向本原回归三个方面来减少新闻误读。 对现实的研究与总结,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当下与未来。在对相关文献进行总结分析后,我认为过往的研究将新闻误读归咎于新闻传播者和新闻受众两个方面,忽视了新闻发布者这个传播因素的研究,因此本文将从新闻传播者、新闻受众和新闻发布者三个维度来研究新闻误读现象。针对与新闻误读现象的防范措施,主要从提高新闻信息发布者的信息公开、及时和准确度,增强新闻传播者的社会责任心、职业道德,提高受众的媒介素养和辨识能力三个方面进行讨论。旨在消除新闻误读对公众的影响,提高政府各项工作管理水平,使新闻传播者主动规避新闻误读,为国家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主要参考文献 [1]付松聚. 我国“媒介审判”现象研究[D].郑州大学,2009. [2]王慧. 国际新闻报道中的误读现象研究[D].河南大学,2011. [3]陈晓楠. 当前我国新闻媒体“三俗化”倾向批判[D].河北经贸大学,2014. [4]王慧. 论国际新闻报道中的误读现象[A]. 中国传媒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第五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传媒大学:,2011:9. [5]陈羽峰. 广西形象传播中的误读现象探析[J]. 青年记者,2013,36:37-38. [6]谷文静. 从传播心理学视角谈新闻传播中的误读现象[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1:20-21. [7]王慧. 论国际传播中国家形象的媒体误读现象[J]. 新闻爱好者,2012,20:3-5. [8]巫春燕. 准确解读事实 避免媒体误读[J]. 新闻实践,2012,11:54-55. [9]常纾菡. 新媒体环境下政策传播的风险研究[D]

文档评论(0)

147****372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四级网络工程师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20025053000005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9月02日上传了四级网络工程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