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简爱》专题复习-完整精品PPT课件.pptx

《儒林外史》《简爱》专题复习-完整精品PPT课件.pptx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 11篇 《儒林外史》 吴敬梓 (九上) 1. 作品概况 作者简介 吴敬梓,字敏轩,号粒民,晚号“文木老人”,清代小说家。代表作《儒林外史》是中国古代讽刺小说的高峰,开创了以小说直接评价现实生活的范例。 内容梗概 作品是我国古代著名的现实主义长篇讽刺小说。作者托明写清,以现实主义的笔触描写封建社会末期士人在日常生活中的生存状态与精神世界,塑造了生活在封建社会末期和科举制度下的封建文人群像,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腐朽黑暗的社会现实,批判了科举制度,揭露了封建统治的罪恶和虚伪。 主题思想 小说通过刻画奔走在科举道路上的众多士人形象,对封建科举制度和整个封建社会的“儒林”做了深刻的批判。同时热情歌颂了少数淡泊名利、恪守道德、张扬个性的贤者奇人以坚持自我的方式对于人性的守护,寄托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1. 作品概况 阅读启示 《儒林外史》教会我们切勿以狭隘的人才评价标准来评判他人或自己;不可做一心只想追求功名的读书人,要如王冕一样追求人格之独立,自由之精神。 写作特色 (1)卓越的讽刺手法。抓住平常生活中传神的细节,以冷峻的白描直说其事, 将讽刺的锋芒隐藏在含而不露、耐人寻味的叙说中。如《范进中举》中 “屠户见女婿衣裳后襟滚皱了许多,一路低着头替他扯了几十回”这一 细节描写,文字精练,寥寥几笔,却活画出科举制度下一人飞黄腾达之 后乡人亲友诚惶诚恐、毕恭毕敬、逢迎唯恐不及的画面。 (2)全新的叙事框架。小说没有贯穿全书的中心人物和主要情节,而是由众 多故事连缀而成,以白描手法反映真实的生活,表现众多士人在日常生 活中的生存状态和精神世界。 2. 人物形象 人物类别 形象特征 代表人物 相关情节 正面的典型 不慕功名利禄,反对八股科举,正直慷慨,恬淡高洁,真诚善良,平等爱人 王冕 王冕家境贫寒,善画荷花。京官危素要见他,他因不愿结交官绅,又恐受害,遂远走山东。后回乡奉养母亲送终。正值元末农民起义,朱元璋取得了天下,为避免入仕,归隐会稽山。反对八股取士制度。 杜少卿 杜少卿为人慷慨,不畏权势,在自身无钱的情况下,当了自己新做的衣服给杨裁缝的母亲买棺材。娄老伯叮嘱杜少卿要学会持家,出借银子要分人分事,有的人是来骗银子的,并不会心怀感激,杜少卿依旧大方如故。李大人要举荐杜少卿做官,杜少卿自知无才,又不愿受官场的束缚,装病不去。他还敢于怀疑权威,对朱熹的学说提出质疑和挑战。 2. 人物形象 人物类别 形象特征 代表人物 相关情节 腐儒的典型 逆来顺受,麻木迂腐、汲汲于功名,深受科举制度毒害,心灵扭曲,精神堕落 周进 本是教书先生,对科举考试极为热衷,可惜到了花甲之年还是个童生。有一回,他和姐夫来到省城开科取士的考场贡院,触景生情,伤心欲绝,竟一头撞晕在木板上,醒来以后,他满心悲怆无法排解,便号啕大哭,满地打滚。周围的商人出于怜悯,凑钱帮可怜的他捐了个监生。周进欣喜不已,向他们叩头谢恩。后来,借着监生的身份,他居然接连中了举人、进士,到广东为官。 范进 一个连考二十余次不取的老童生。家中穷困不堪,他腊月还穿着单衣,冻得直打哆嗦。周进见到他,想起了自己当年的惨状,遂将他录取为秀才,后来又将他录取为举人,从20岁考到54岁,心理遭受了巨大的摧残,以致神经错乱,中举后上演了一出癫狂闹剧。之后结交官绅,蝇营狗苟,成为一个虚伪昏庸的官吏。 2. 人物形象 人物类别 形象特征 代表人物 相关情节 贪官污吏的 典型 凭借科举升官发财,作威作福,昏庸无度,贪婪蛮横 汤奉 (汤知县) 做知县时怕丢了官而假装“清廉”,肆意判案,枷死了向他行贿五十斤牛肉的商人,引发商人们鸣锣罢市。 王惠 牢记“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通例,他一到任,衙门里就满是“戥子声,算盘声,银子声”,衙役百姓一个个被他打得魂飞魄散,全城的人都知道这个太守的厉害,做梦时都害怕。 2. 人物形象 人物类别 形象特征 代表人物 相关情节 八股迷的 典型 受科举之害而不自觉,执迷不悟 马静 一个为举业(为应科举考试而准备的学业) 而耗尽终生的受害者,他始终把举业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事业”,认为“举业”二字是从古及今人人必要做的。他出入考场24年,依然是个白丁,但仍执着地做举业。 鲁编修 官至翰林,是科举场的成功者,同时也是科举制度的维护者。在他心中,一切诗词歌赋都不过是“野狐禅”,唯有举业才是正经学问。举业成功,却晚景凄凉。 2. 人物形象 人物类别 形象特征 代表人物 相关情节 土

文档评论(0)

haolaoshi5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