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9古诗三首练习卷.docx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9古诗三首练习卷.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9古诗三首练习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填空题 1.根据语境,看拼音,写汉字。 西yuè(_____)华山有千rèn(_____)高。山中有许多古代的mó(_____)崖石刻,是非常宝贵的历史文化yí(_____)产。 2.读句子,完成下面的练习。 1.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1)“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战士们戍边时间的漫长,战事的频繁和战斗的艰苦、激烈。在这样的环境下,战士们却说出了“_____________”的坚定誓言,抒发了对祖国深沉的热爱和豪情。 (2)请用恰当的关联词语将这两句诗改写成一句话。 (_______)黄沙百战穿金甲,(_______)不破楼兰终不还。 2.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的感情。 二、信息匹配 3.选字填空。(填序号) ①韧  ②仞  ③纫 缝(____)  坚(____)  万(____)高山 ①磨  ②魔  ③摩 打(____)  (____)天  (____)鬼 三、选择题 给加点的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4.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A.快要天亮。 B.将要知道。 C.快要告知。 5.却看妻子愁何在(  ) A.男子的正式配偶。 B.妻子和孩子。 6.青春作伴好还乡(  ) A.年龄。 B.青年时代。 C.指春天。 四、诗词曲鉴赏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7.“三万里河”指的是__________,“五千仞岳”指的是__________。这里的“三万里”和“五千仞”都是虚指,分别形容很________和很________。 8.“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运用了(   )的修辞方法。 A.比喻 B.夸张 C.拟人 D.对比 9.对前两句诗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这两句诗意境阔大深沉,对仗十分工整。 B.山本来是不动的,由于用了“摩”字,不但使人感到了山的雄伟,而且富有生气。 C.诗中极力描写河山的奇伟壮丽,是为了突出祖国的可爱,表明朝廷收复失地的决心。 D.这样的大好河山,却陷于敌手,更加使人感到无比愤慨。 10.后两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书愤① [宋]陆游 早岁②那知世事艰③?中原北望④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⑤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注释:①书愤:书写自己的愤恨之情。书:写。②早岁:早年,年轻时。③世事艰:指抗金大业屡遭破坏。④中原北望:“北望中原”的倒文。⑤《出师》一表:蜀汉后主建兴五年(227)三月,诸葛亮出兵伐魏前曾写了一篇《出师表》,表达了自己“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决心。 11.“中原北望气如山”中“气”解释为________________。 12.“__________________”一句,暗写诗人晚年已知世事艰难并流露出愤激不平之意,感叹自己早年不懂得世事的艰难。 13.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塑造了诗人早年的自我形象,那时他有满腔的爱国热忱,却不懂得世道的艰难,遥望着北方被金人占领的中原地带,胸中的愤恨郁积如山。 B.颔联只用六个名词组接,勾勒出两幅气壮山河的和平图画,将诗人的恢复之志具体化。 C.尾联叙事抒情,写了诸葛亮(古人)在《出师表》中曾说过“北定中原”“兴复汉室”。 D.本诗围绕“愤”字展开,抒发了诗人无私报国但抑郁不得志的强烈愤慨。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4.“烽火”在诗中指__________________。 15.“家书抵万金”中“书”的意思是__________。从这句诗中可以体会到_____________。 16.诗题中的“望”字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方面是看到了“______________”的惨景,另一方面是对于________的期盼。 17.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诗意脉贯通,情景兼具,内容丰富,感情强烈,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 B.在颔联中,诗人移情于物,通过花、鸟的情态表达了自己感时伤世的内心情感。 C.诗人得不到家信,是因为战乱引发了长安城内一场持续了三个月之久的大火。 D.“深”字形象

文档评论(0)

培优教育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从事中小学专业高端辅导20年,特级教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