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9古诗三首练习卷-3e4.docx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9古诗三首练习卷-3e4.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9古诗三首练习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填空题 1.读拼音,写生字。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rèn(_____)yuè(_____)上mó(_____)天。yí(_____)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2.理解诗题,完成练习。 诗题: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1.从“将晓”可以知道作者写诗的时间是__________,“有感”说明这首诗的内容是___________。 2.诗题正确的朗读节奏是(____) A.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B.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C.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3.品读诗句,完成练习。 1.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1)“穿”是________的意思,“金甲”是指________,“穿金甲”的意思是__________,从中感受到战争的_____、___。“___________”是身经百战的将士豪壮的誓言。 (2)这两句诗的意思是_________。 2.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这两句话包括四个距离遥远的地方,用加点的词串联起来,给我的感觉是_________。 (2)作者用字准确:从巴峡到巫峡,峡险而窄,所以用“______”;从巫峡到襄阳,顺流疾驰,所以用“______”;从襄阳到洛阳,改换陆路,所以用“______”。 4.下列诗句中,“君”指的是谁?请写出他们的名字。 1.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______) 2.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认不识君。(_______) 3.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_______) 二、选择题 给划线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5.黄沙百战穿金甲(  ) A.一百场战斗 B.很多次的战役 C.第一百场战斗 6.剑外忽传收蓟北(  ) A.取原来属于自己的东西。 B.获得 C.结束 7.青春作伴好还乡(  ) A.年轻人 B.青年的时候 C.春天的景物 8.下列对《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集中表现出了诗人忽闻捷报后一瞬间的感情,突出了一个“喜”字。 B.“满”描摹了诗人眼泪犹如泉涌的状貌,逼真地展示诗人喜不自禁的感情。 C.“青春作伴好还乡”用拟的手法写出了诗人欢庆之时急于还乡的心情。 D.“白日放歌须纵酒”写出了诗人听到好消息后的狂态,体现了诗人不良的生活习惯。 9.对课文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本课三首古诗全部都是描写边塞的诗。 B.《从军行》的第一句既描绘出了边塞防线的景色,也渲染了战争将至的紧张气氛。 C.《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这首诗前两句用夸张手法写祖国山河的雄阔壮丽,饱含热爱之情,并为后两句抒情做了铺垫。 D.《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抒发了诗人听到安史之乱结束的消息时无比欣喜的心情。 三、诗词曲鉴赏 课内阅读。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10.把古诗补充完整。 11.“三万里河”指的是(  ) A.黄河 B.长江 12.“五千仞”形容山(  ) A.很高 B.很大 13.“王师”指的是(  ) A.南宋朝廷的军队 B.金兵 14.前两句正确的朗读节奏是(  ) A.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B.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C.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15.根据古诗内容判断下面说法的对错。 (1)陆游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____) (2)“三万里河”中的数字是实指,写出了黄河之长。(____) (3)这首诗以“望”字为诗眼,表现了诗人希望、失望而终不绝望的千回百转的心情。(____) (3)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朝廷强烈的控诉。(____) 16.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后两句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古诗阅读。 塞上听吹笛 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注释):①戍(shù)楼:军营城楼。 ②梅花何处落:是将曲调《梅花落》拆用。 18.前两句诗描绘了怎样的气氛?( ) A.和平宁静 B.悲伤凄凉 C.欢快热烈 D.紧张激烈 19.对诗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第一、二句用雪净牧马月明等营造了一种边塞诗中不多见的和平宁谧的气氛。 B.第三句是将梅花落三字拆用,嵌入何处二字,意思是何处吹奏《梅花落》。 C.第三、四句妙在将梅花落拆用,构成梅花开满关山的实景,让人看

文档评论(0)

培优教育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从事中小学专业高端辅导20年,特级教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