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古代诗歌四首》课件(67张PPT)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pptx

第4课 《古代诗歌四首》课件(67张PPT)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pptx

  1. 1、本文档共6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代诗歌四首;知识备查;知识备查;《古代诗歌四首》 —《观沧海》曹操;1.学习《古代诗歌四首》,了解诗人生平、写作背景,理解诗歌内容; 2.在理解诗歌内容基础上,能够理解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体会诗歌意境和情感; 3积累诗歌体裁的相关知识,提高文化素养; 4.掌握“写景抒情”类诗歌中“景”与“情”的关系,并能运用所学,更好地理解此类诗歌。;诗歌理解“三部曲”;作者简介; 乌桓是当时东北方的大患,建安十一年(206年),乌桓攻破幽州,俘虏了汉民十万余户。同年,袁绍的儿子袁尚和袁熙又勾结辽西乌桓首领蹋顿,屡次骚扰边境,以致曹操不得不在建安十二年(207年)毅然决定北上征伐乌桓。后来在田畴的指引下,小用计策。大约在这年八月的一次大战中,曹操终于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这次胜利巩固了曹操的后方,奠定了次年挥戈南下,以期实现统一中国??宏愿。这首《观沧海》正是北征乌桓得胜回师经过碣石山时写的。;1、朗读诗歌,字正腔圆,通顺流利 2、齐读诗歌,按照“二/二”的停顿,读出节奏;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析标题;明诗意;明诗意;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1.全诗围绕哪个字来写的? 2.作者看到、听到和想到了什么? 3.哪些景物是实写,哪些句子是虚写? 4.“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四句展现了一幅怎样的图景?为什么曹操会产生这样的想象? 5.联系作者写这首诗的背景,想一想,这里集中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1.全诗围绕哪个字来写的?;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4.“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四句展现了一幅怎样的图景?为什么曹操会产生这样的想象?;日月出其中 星汉出其里;;写作特色;写作特色;一、反复诵读《观沧海》,体会这首四言古诗质朴刚健、音调铿锵的特点,想象诗人登山临海的情景,说说你产生了怎样的感觉。;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作者简介; 王昌龄 (?—约756),字少伯,京兆长安人(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等人交往深厚。其诗以七绝见长,多写当时边塞军旅生活,气势雄浑,格调高昂,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此诗一说约作于唐玄宗天宝八载(749年),一说约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二载(753年)。 当时王昌龄从江宁丞被贬为龙标县(今湖南怀化黔阳县)尉,李白在扬州听到好友被贬后写下了这首诗。《新唐书·文艺传》载王昌龄左迁龙标尉(古人尚右,故称贬官为左迁),是因为“不护细行”,也就是说,他得罪贬官,并不是由于什么重大问题,而只是由于生活小节不够检点。在《芙蓉楼送辛渐》中,王昌龄也对他的好友说:“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即沿用鲍照《白头吟》中“清如玉壶冰”的比喻,来表明自己的纯洁无辜。李白在听到他的不幸遭遇以后,写了这一首充满同情和关切的诗篇,从远道寄给他。;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2.找一找诗中作者选取了哪些意象?作用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明诗意;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无知无情的明月想象成善解人意的知心人,远在扬州、行止不定的诗人只好把一片深情托付给千里明月,向老友遥致思念之忧了。 运用了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把明月之景与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交融在一起,表达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 这里既有对老友遭遇的深刻忧虑,也有对当时现实的愤慨不平,有恳切的思念,也有热诚的关怀。;结构梳理;;1.融情入景,景中见情,情景交融。 诗中的杨花、子规都是渲染气氛的物象,展示了凄楚、黯淡的氛围。诗人以此烘托悲苦的心情。;《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以描写“杨花”“子规”两样景物起笔,从全诗看,有什么用意?;次北固山下;王湾; ;次北固山下① 【唐】王湾 客路②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③,江春入旧年。 乡书④何处达?归雁⑤洛阳边。;1、青山:指标题里的“北固山”。绿水与下联的“两岸”和“一帆”相照应。 2、客:旅居他乡的人。 3、“客”和“舟”呼应了标题里的“次”,表明了诗人的“羁旅”旅途奔波现状。;羁旅之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合作探究;合作探究;合作探究;诗人即景抒情,细致地描绘了长江下游开阔秀丽的早春景色,诗人因羁旅他乡引发愁思,但又为江上新旧交替的美景所吸引,全诗既传达了淡淡的乡愁,又体现了诗人放眼山川的宽阔胸襟与积极乐观的精神。;朗读《次北固山下

文档评论(0)

三七二十八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